實體、虛擬道場並行 慧燈永傳

曹麗蕙 |2021.12.02
64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主題論壇昨日率先探討「後疫情時代的佛教應何去何從?」,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擔任主持人,禮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主席淨耀法師、中國佛學院副院長清遠法師、佛光山住持心保法師、法鼓山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主講。

清遠法師直言人類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滿足口腹之欲,肆意撲殺野生動物,破壞原有生態平衡,在後疫情時代,應要加強生命關懷,以戒殺、放生,共同維護大自然和生環境,同時回到簡約生活,推廣茶禪與素食文化,增長慈悲心,發揚佛教慈悲平等的教義。

弘法為體 科技為用

淨耀法師表示,疫情造成全球超過二點五億人感染,五百萬人喪失珍貴生命,雖感到不捨,但從佛法角度了解,今生現象是前生業所形成,想要改變業,唯大家深入佛法,將心安住,然後從善念做起,將緣轉變,就能減輕果報。「希望藉研討會殊勝因緣,打一劑強心的心靈疫苗,但願大地亂,佛弟子不能亂,因為心中有佛法,無常、災難總會過去,必然會迎接光明的未來。」

至於因疫情加速學佛方式轉型,該如何讓正法永續、發揮佛教寺院存在的價值?心保和尚回應,其實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時代就有疫情,佛陀當時以慈悲關懷的心去關心眾生,他認為此時更要用正信、正見、正念提升大家的信心。此時實體、虛擬道場都很重要,應要雙軌並行,「把實、虛道場都做好,就能佛法永續,慧燈永傳。」

果東法師也贊同弘法須因應時代改變,才能接引不同需要的眾生學佛,例如法鼓山有心靈環保學習網、網路電視台、雲端牌位等,因此他建議可以與法相會在雲端,落實關懷,同時培養數位弘化人才。

依空法師最後結語,四位均是佛學造詣深厚、實證境界高深、弘法利生經驗豐富和尚,他們的分享應證了以弘法為體,科技為用,「《普門品》指出『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若有因科技得度者,就要善用科技,科技沒有壞,而要以般若智慧運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