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太子 2千年前斜槓青年

李生鳳 |2021.11.29
1215觀看次
字級
逢甲大學通識沙龍主題「啟動斜槓人生」,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前排右二)、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前排右三)分享。圖╱逢甲大學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台中報導】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二十二日受邀於逢甲大學通識沙龍演講,主題「啟動斜槓人生」,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理念,首次進到大學通識課程,透過對談啟發學子思考人生的意義。依空法師以「佛陀悉達多太子的少年教育」、「玄奘大師」、「星雲大師」、「佛光山弟子的培訓」闡述佛教界斜槓的代表。一同出席的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也分享他從創業到谷底,因為信仰帶來不思議因緣的斜槓經歷。

五明教育

現今全人教育內涵

「斜槓不是現在才有,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就是位『斜槓青年』。」依空法師說,悉達多太子受的「五明」教育: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涵蓋語言、建築、工藝、醫學、邏輯,以及對內心深層生命的觀照;如同現今通識課程全人教育的內涵。後來他發現到生老病死,開始接觸生命最透徹的問題,為尋求解脫而出家修行。

第二位佛教斜槓青年代表玄奘大師,集語言學、翻譯、教育、地理學、著作、宗教、辯論家於一身。將老子《道德經》譯成梵文,是中國佛教翻譯家新譯代表,包括為人熟知的《金剛經》、《心經》。《大唐西域記》是深度旅遊文學和重要歷史文獻;在有萬人以上菁英的印度那爛陀寺辯經立於不敗之地。玄奘大師西行經歷惡劣氣候、猛獸和盜賊,甚至溫情的考驗,但始終不改其志。

第三位星雲大師十二歲出家,二十三歲來台,四十歲開創佛光山,立下「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開辦出版社、報紙、電視台、美術館,創辦大學、中小學、幼兒園、佛學院等,以及大慈育幼院、雲水醫院等,此外致力國際交流。

星雲大師樂於給人,具備以無為有、以苦為樂、以退為進、以眾為我的人生觀,成就他的斜槓人生。「在佛光山,斜槓是必備技能!」依空法師表示,星雲大師的弟子要有「萬能的人生」,要能讀萬卷書,結萬種緣;要能辦文化、學校、慈善,還要會建築、會計、資訊等各項能力。

斜槓人生

藉由信仰轉變命運

周學文分享他如何以「自覺、自學、覺他」啟動斜槓人生,最重要的是因為人間佛教信仰轉變命運。他從二十五歲出社會「自覺」需提升能力,於是「自學」,二十八歲至美國留學前的空檔閱讀《覺世旬刊》、《佛光小叢書》開啟學佛道路。三十七歲初創業時連連虧損時,法師鼓勵禮拜《慈悲三昧水懺》,當義工和布施,隨後,公司開始轉虧為盈,成為此後十年的高速成長期,正值人生巔峰時,無常也隨之來到,二○一二年工廠因為大火付諸一炬,只剩星雲大師的春聯「龍天護佑」仍然完好。

大火讓周學文深刻體會到佛法說的無常苦空,「還好我還有佛法!和過去廣結善緣的累積。」他發心承擔佛光會會長,公司命運也跟著改變,到二○一三年正式接任時,獲利達到成立十七年來的最高峰,大火一年後,公司營虧幾乎完全恢復。因為這場火災,讓他了解所謂「逆增上緣」,學佛修行並非從此一帆風順,而是在遇到逆境時,有智慧去轉化。周學文已於二○一五年退休,現今專心修持佛法,到世界各地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經歷,希望「覺他」貢獻社會。

針對學子提問:如果連「一槓」都不行,又怎麼「斜槓」?依空法師說,先從迫切需要的開始,再來才是興趣,先生存、生活,再來生命。學佛不一定是為了宗教,可以將之視為生命之學,昇華人生。

會後,逢甲大學助理教授謝智光頒贈感謝狀予依空法師,此次有星雲大師著作《啟動斜槓人生,星雲大師的自學之道》、星雲大師總監修的《獻給旅行者365日》與逢甲學生結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