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欣賞】 詩意的人間

文/單梅音 |2021.11.28
2256觀看次
字級
跳躍青春 /知泉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靜瑟之新寶橋 /如品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我在 /知松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遠眺藏經樓 /滿德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相印 /如昭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書車與奇雲相遇 /妙斌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台灣佛光山寺大雄寶殿景觀 /如祥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其樂融融 /覺讓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束縛vs.解脫 /覺如法師 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文/單梅音

人間最美的心境是感動,感動來自內心,懂得感動,就能看到美麗的世界,時時與自然接心,並充滿歡喜;欣賞風景能讓我們感染大自然美麗氣息,聽聽鳥叫蟲鳴,看看青山白雲,用心體會,享受恬靜。

攝影是心與境的相互尋覓,是心境與大自然的志同道合,每幅作品在拍攝過程中,拍攝人所選取的視角,構圖,及光影的變化,無一不是心性的涵養,攝影的美感即在捕捉生活周遭令人感動的一切。

擁有一顆善美的「心」,就能看到最美的風景,聽到和諧的自然之音,古代有一首〈風鈴偈〉:「渾身似口掛虛空,不問東西南北風;一等為他談般若,滴丁冬丁滴丁冬。」叮叮咚咚掛在風檐上的風鈴,風一吹就響,而攝影利用鏡頭留住的美好,也更能賞心悅目與心靈相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