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同區大橋教會,順利登錄歷史建築。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北市文化局針對大同區「大橋教會」進行文化資產價值審議,文資小組認為,馬偕在台北市興建的四座教堂,大橋教會是唯一遺留的實體見證,文資委員過半數同意登錄歷史建築。
大橋教會表示,七年來一直針對社區弱勢族群提供協助,未來仍會繼續辦理,也盼藉由文資身分能活絡社區,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台北市最早的禮拜堂為「大龍峒禮拜堂」,在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被摧毀,事後馬偕向清廷爭取,以賠償金方式重建石造尖塔教堂,並由馬偕親自設計,也就是現在的大橋教會;現存牧師辦公室,仍保留清代時期兩尺的唭哩岸砌牆,以及尖拱窗,呈現當時的建築工藝特色。
大橋教會牧師魏永慶表示,為回應宣教士對台灣的愛,大橋教會針對弱勢族群提供協助,七年來照顧弱勢兒童,設置社會關懷站預防失智、照顧年長者,曾受助的青年也回來回饋教會,許多義工都秉持「把愛傳承下去」的精神,來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