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來自美、日等六國科學家,在日本紀伊半島太平洋岸海域,進行一項國際地震研究計畫,完成初期實驗後,已經獲得有關大地震與海嘯發生的線索,對地震研究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是由日本官方深海鑽探船「地球號」進行的研究,主要是偵測在太平洋海岸深海底下,兩大地殼結構板塊交界處的一處深海溝。
地球號重達五萬七千五百噸,價值六百億日圓(約台幣一百七十九億元),裝設衛星儀器,並有高達一百二十一公尺的鑽探塔台,可以深入海床以下七千公尺深。
參與實驗的日、美、英、法、西與南韓國家的十六名科學家,在為期兩個月的首次探勘活動,探鑽地底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美國麥迪遜市威斯康辛大學的共同首席科學家杜賓二十三日指出,有關地震區域,「我們獲得更多的科學資料表,對地震知道的更多,這是非常大的成功。」
相關計畫名為「南海海槽地震區域實驗」。杜賓說,這項計畫有助於解釋,地球板塊「潛入移動」所引起的大地震;所謂潛入移動,是指兩大地球板塊相互靠近時,其中一個板塊滑入另一個板塊底下。
「所獲得的資料,也適用於研究蘇門答臘、南美洲與北美洲西北部以及其他地區的板塊潛入移動地震。」這次實驗主要是探鑽日本紀伊半島海域,此地是地震活動最為頻繁地區之一,地震學家預測在未來數十年內,此地將發生重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