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蜜蜂竟也有社交距離?

文/黃詠翔 |2021.11.18
1149觀看次
字級
近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讓我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人們生活中關注的事情也隨之改變,凡舉病毒爆發初期的口罩、酒精、勤洗手,乃至最近的疫苗;對了,別忘了還要保持社交距離,社交距離也是一個讓我們能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有趣的是,近期動物科學家竟發現,當蜜蜂被寄生蟲感染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喔!以下讓我們一探究竟。 圖/BOB
近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讓我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人們生活中關注的事情也隨之改變,凡舉病毒爆發初期的口罩、酒精、勤洗手,乃至最近的疫苗;對了,別忘了還要保持社交距離,社交距離也是一個讓我們能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有趣的是,近期動物科學家竟發現,當蜜蜂被寄生蟲感染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喔!以下讓我們一探究竟。 圖/BOB
近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讓我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人們生活中關注的事情也隨之改變,凡舉病毒爆發初期的口罩、酒精、勤洗手,乃至最近的疫苗;對了,別忘了還要保持社交距離,社交距離也是一個讓我們能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有趣的是,近期動物科學家竟發現,當蜜蜂被寄生蟲感染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喔!以下讓我們一探究竟。 圖/BOB

文/黃詠翔

近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讓我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人們生活中關注的事情也隨之改變,凡舉病毒爆發初期的口罩、酒精、勤洗手,乃至最近的疫苗;對了,別忘了還要保持社交距離,社交距離也是一個讓我們能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有趣的是,近期動物科學家竟發現,當蜜蜂被寄生蟲感染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喔!以下讓我們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先簡單科普一下蜜蜂生態。蜜蜂是一群社會化昆蟲,由一隻蜂后和為數眾多的雄蜂與工蜂所構成的群體。蜂后負責產卵並與雄蜂交配產下後代;工蜂則依年紀由小到大分成三種形態:「保育蜂」、「築巢蜂」與「採蜜蜂」。

外出採蜜 易被感染



保育蜂的工作是協助照料幼蟲,築巢蜂與採蜜蜂則顧名思義,分別負責修建蜂巢與出外採蜜的工作;蜂巢中心是蜂后、幼蟲與保育蜂的起居地,築巢蜂與採蜜蜂則居住在蜂巢周邊。

所謂相生相剋,蜜蜂與開花植物互利共生,卻亦有天敵,其中瓦螨(vorra mite)會寄生在「採蜜蜂」身上,吸取其養分,使蜜蜂採蜜能力下降、縮短壽命,甚至會隨著採蜜蜂回巢感染整個蜂巢,瓦螨目前是養蜂產業界很頭痛的病蟲害之一呢。

被天敵欺壓一久,生物自然會演化出克敵之道,蜜蜂亦是如此,而社交距離就是蜜蜂防範瓦螨在蜂巢裡擴張的因應之道。

若遭寄生 刻意疏遠



科學家比較了正常蜂巢與受瓦螨感染的蜂巢後發現:比起正常蜂巢,受瓦螨感染的蜂巢,其周邊的採蜜蜂會與蜂巢中心的蜜蜂保持較遠的社交距離,以免將寄宿在自身的瓦螨,傳染至蜂巢中心的其他蜜蜂上──尤其是蜂后,危及整個蜂巢的運作。

更有趣的是,受感染蜂巢其中心的保育蜂會增加清潔幼蟲的頻率,以降低幼蟲生病的機率。因此,保持社交距離並非我們人類特有的發明,在動物界中已有案例。在許多事情上,除了學習古人智慧,不妨看看動物們應對環境的方式,亦有許多我們人類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