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豫詮釋佛曲新貌 獲傳藝金曲獎

曹麗蕙 |2021.11.16
1665觀看次
字級
《猿聲猿音》將佛經真言咒語,化為淨化人心的音樂。圖╱記者張穎容
齊豫認為「秉持初心,不求回報」,是唱好佛歌的關鍵。圖/記者張睿杰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齊豫空靈療癒的天籟美聲,有淨化人心的力量。十七年前,她毅然揮別流行樂界,轉身奉獻佛教音樂,為傳統佛曲注入現代新貌,也讓佛法隨著流行曲風、清新嗓音,唱進更多年輕人的心間;今年,她首度參加傳藝金曲獎,就以《猿聲猿音》獲「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肯定。齊豫說:「有些人不理解佛教經文、梵音咒語詞義,但沒有關係,因為音樂本身就能直入人心!」

專輯力邀黃韻玲、小蟲、屠穎、項仲為等流行樂壇音樂人跨刀創作,〈七佛滅罪真言〉、〈消災吉祥神咒〉、〈藥師灌頂真言〉等佛教徒平時常誦持的真言咒語,洋溢跨界的新世紀樂風,有著傳統梵唄的莊嚴,更具現代輕音樂的可親近感。

《猿聲猿音》之名,讓人聯想到李白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齊豫說明:「ㄩㄢ字,若只聞其音不見其字,會各有不同的想法和體會。」可以是李白的輕舟之心,乘著猿聲走過釋然;也可以是無雕無著的「原聲原音」;或是佛家因緣起滅的「緣聲緣音」。她深知每人根器、悟性、背景、因緣不同,聽到專輯名稱,也會有不同的相應字句浮現腦海。看似無標準答案,又富層層深意,如同聆聽專輯中佛曲的感受。



秉持初心 音聲攝受人心

音樂一直是齊豫生命的主旋律,直到二○○二年底,她在首場個人演唱會上宣布告別流行樂壇,因為她認為「唯先放下流行音樂,才有空間讓佛樂進來」。她總說:「感謝佛歌讓我唱。」她相信冥冥之中有所指引,讓她能繼續唱歌,並幸運地在佛曲音樂中一路成長,豐富生命。

學佛是條漫漫長路,但被佛歌觸動心弦,卻可在彈指之間。「聽完後心靈被淨空了,一天的疲勞和不愉快完全掃除!」、「原本以為佛經超無聊,但我卻能一天聽不下十數次」、「第一次聽齊豫唱《心經》,不禁流下眼淚」,這些都是歌迷的回響,可見齊豫吟唱佛曲的攝受力。

如何將佛曲唱好?這位金曲歌后想了想,答道:初心很重要,要以恭敬、向善共好、純粹無所求之心來唱佛曲。「聽者能聽到什麼,就是自己的感受了。」如《猿聲猿音》前言所寫道:「佛法是一場大雨,大樹小草、飛鳥與魚皆蒙沾受潤,各隨根性各取所需,都能受益。」

真正好的佛曲是能跨越宗教、語言、文化、種族,憑音樂就能打動人心。黃韻玲以基督徒身分寫了〈觀音菩薩偈〉;當時唱片公司老闆姚謙也是基督徒,原本懼怕長時間飛行,在飛機上聆聽齊豫唱的佛曲而得到心安,最後還幫忙發行佛曲專輯。齊豫說:「宗教沒有藩籬,其實每個正信宗教都深知一心善惡住、一線善惡分,所以也都以戒律來對治人性弱點。」

回歸本質 莊嚴不失流行

事實上,將傳統佛曲注入新意,又不能偏離佛經本意,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戰。齊豫回憶起初朋友提議可用Disco曲風吸引年輕人,但她尋思:「佛義還是主張引領人靜心沉澱、自我省思、對話。」她認為應回歸佛經的本質,「佛曲還是要非常莊嚴,再選擇悅耳、不躁動、親和不輕佻的音樂表達,同時不失流行」,因她希望吸引更多人聆聽、接受佛曲,經由音樂認識好的佛學思想,應用在生活中。

齊豫近年參加中國大陸《歌手》節目,再度用歌聲圈粉年輕代歌迷,並以身作則茹素、念佛、唱經,盼帶動更多年輕朋友接觸佛法,讓生活更有方向感。她表示,佛學是教導人們如何自律的一門生活哲學,能讓人反省,朝自利利他、世界共好方向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