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纇財富》持戒為上

儒耕 |2007.11.21
994觀看次
字級

隨著物價波動,許多人更難生存,搶劫事件時有所聞。在佛門中「盜」屬五戒之一,如果犯戒將召感墮地獄的果報,所以有修行的人都唯恐犯戒。

佛陀時代有一群比丘,經過荒野不幸遇到強盜,因為身上沒帶錢,衣服便被剝奪去,還險遭滅口,幸好其中有一盜賊良心發現對弟兄們說:「親手殺害聖者是有罪的,聽說,佛陀的弟子,尤其是比丘眾,對於守口修心甚嚴,對於傷生害命的行為,更是不敢冒犯,就連樹木花草也不願斷其生機,不如以草葉代繩,把他們綑縛在一起,這樣就不怕他們會去報官。」可憐一群比丘就這樣被綁在草叢中。

眼見天色漸黑,一位年輕的比丘按耐不住忿恨地說道:「這些強盜真豈有此理,難道我們不能逃走嗎?」年老比丘趕快阻止並說道:「那些強盜無知,我們應該憐憫他們,況且他們都能不殺我們,我們是修道的比丘,難道就可傷害有生機的草類?如今,我們以修持戒法來求脫離生死,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只求慧命長存,色身的死亡沒有關係。如果是業障未了,任你逃到天涯海角,災難也會跟著你。」

大家聽了長老的開示,都心平氣和地閉目修行,一夜安然度過。第二天一位大將軍經過,得知他們的遭遇,感佩其德行,不但送衣服給比丘們穿,還保護他們安全的出險。

民不聊生,只要我們刻苦、持戒修行,冥冥之中,都會感召諸佛菩薩的庇佑。(儒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