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靈感錄》{77}蛻變(上)

賴秀惠 |2007.11.19
546觀看次
字級

七歲的曾昱皓,是阿公阿媽期盼多年後得到的金孫,一生下來,便集三千寵愛於一身,阿公每天帶著他到校園蹓躂,逢人即直誇孫子有多聰明可愛;阿媽更是每晚必須抱著他,才能安心睡覺。

長期過著予取予求的嬌生慣養生活,漸漸養成昱皓蠻橫無理、講話粗魯、脾氣暴躁等壞習氣。昱皓的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果繼續讓孩子跟在長輩身邊,孩子的人格將無法正常發展;如果強行帶回身邊調教,又恐怕破壞了家中和樂的氣氛。」為了小孩的教養,夫婦倆傷透腦筋。

二○○三年,曾先生因事業經營遇到難題,經好友介紹,向彰化福山寺住持覺居法師請示解決之道,從此親近道場,並於同年皈依,發願成為正信的佛弟子。

曾先生親近道場年餘,偶而也會帶著兒子昱皓上福山寺,但是總聽到昱皓以粗魯的語言和法師對話,而覺得很不好意思。有一次,法師故意逗弄昱皓,在他稚嫩可愛的臉龐摸了一下,昱皓小手一揮,大聲嚷著:「笨蛋!你走開啦!」當時昱皓的媽媽惠琪真恨不得地上有個洞好讓她鑽進去,心想:「我怎麼會生出這種兒子?怎麼辦?」

孩子失禮的舉止,讓他們夫婦決心要好好教育這孩子,但轉念又想:「目前家裡並沒有多餘的錢可支付孩子昂貴的補習費,如何是好?」

有一次共修活動結束後,法師告訴惠琪:「每周六晚上,寺裡的義工老師將以星雲大師的《佛光菜根譚》為教材,教導小朋友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歡迎昱皓來參加。」

惠琪心中大喜,「這不正是我家兒子最需要的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