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裡所說的「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就如語言。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不可言說。凡可言,則非真常之道,故非常道。
道本無名,今既勉強名為「道」,因此凡可名者,都是假名,故非常名。
天地皆從無相無名中變化而出,故無名為天地之始。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這就是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
老子說:平日安心於無,因此而觀「道」之妙處。平日安心於有,因此而觀「道」之邊際界線。意思是虛無之道體,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觀無,不是單單觀無。觀虛無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觀有,不是單單觀有,觀萬物象上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所以說此兩者同。
兩者既同,為什麼又立「有」「無」之名,所以老子說出而異名。意思是: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此乃有無相生。但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說同謂之玄。亦即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
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說,玄之又玄。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則雖妙不妙,所以說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便是眾妙之門,也就是道的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