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保和尚
《普賢行願品》講:常生歡喜心。有了歡喜心,就能夠自在;有了歡喜心,就沒有煩惱。
但我們看到了人,可能不歡喜;碰到了事,可能不歡喜;看見了物,可能不歡喜,因為不歡喜,所以產生許多的煩惱。
我們應該要思考:「為什麼不歡喜?」我們不是都喜歡自在、樂於歡喜?
如果只會怪罪別人,就不可能歡喜。歡喜、不歡喜在於自己的念頭、在於自己的心,跟自己有絕對的關係,反而跟他人沒有直接的關係,這也是我們心中要具足佛法的原因。
你有了佛法,肯幫助別人、肯布施他人,自然會歡喜;你有精進、你有忍辱,自然會歡喜;你有禪、你有智慧,自然會歡喜;你肯放下自己,自然會歡喜。所以,不是看外面,要觀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