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視力差 難分辨衝浪者與海豹 |2021.10.29 語音朗讀 17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最新研究顯示,鯊魚視力不佳,無法區分衝浪或游泳中的人類與海豹、海象等獵物。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大白鯊以在遠距離感知聲音和氣味而聞名,但在近距離,大家總以為牠們仰仗視力捕獵。不過最新研究顯示,鯊魚的視力不佳,無法區分衝浪或游泳中的人類與海豹、海象等獵物,目前科學家推測,鯊魚咬人可能是誤認捕獵對象。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大白鯊幾乎無法辨識顏色,辨別形狀的能力也非常不好。牠們的視力比人類弱到6倍,幼鯊甚至更差,這表示,大白鯊很難區分人類和鰭足類(pinnipeds)水生肉食性哺乳動物。根據法新社報導,報告中說,人類游泳、划衝浪板的動態線索,與鰭足動物外展鰭肢時相似。研究發現,與鰭足動物外展、收合鰭肢時的形狀差異相比,鰭足動物外展鰭肢與人類游泳之間的形狀差異較小;而衝浪者遭鯊魚致命一咬的風險最高,尤其是在遭遇幼年白鯊的時候。圖/unsplash鯊魚咬人的原因鮮為人知,上述報告的澳州執筆人已開始測試誤認對象理論。報告主要執筆人、澳洲雪梨(Sydney)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生物科學系的萊恩(Laura Ryan)告訴法新社:「這是第一個從大白鯊視覺角度來探討誤認對象的研究。」研究者運用鯊魚由下而上觀看的視覺系統模型,分析比較海洋哺乳動物、游泳人類和划衝浪板的影片。報告寫道,從大白鯊視角來看,無論是根據視覺動態或形狀線索,都無法清楚地目視分辨人類和海豹、海獅等鰭足類動物。英國「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期刊報導,這些發現證明了一個想法,即鯊魚咬人是因誤認捕獵對象。儘管鯊魚攻擊人類事件相對罕見,但研究發現,其發生頻率仍足以引起人類「超出比例」的恐懼,這是因為人類對鯊魚行為(尤其是無端攻擊)無知。圖/unsplash這結果恐導致瀕臨滅絕的鯊魚,甚至是其他非目標物種遭殺害。萊恩表示,研究人員現正在設法「確定,改變潛在獵物的視覺線索是否為一項有效減緩大白鯊攻擊人類的技術」。她說:「進一步了解為何鯊魚有時會咬人,可望改進人類的解決方法,以防止鯊魚咬人,同時又不危及其他海洋野生動物。」 前一篇文章 柴柴愛吃菜!自動排好隊等吃高麗菜 下一篇文章 穿山甲和便溺共桶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亞馬遜雨林動物奧祕排結石 修裂殼 龜事特別多野生動物手術室 妙手回春野生動物搶當攝影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