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役男在國家遭受軍事威脅時能「立即動員、立即作戰」,國防部即日起試行新版軍事訓練役,不但恢復新兵訓練後須「下部隊」,同時落實外島籤。圖/陸軍司令部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WSJ)二十五日報導,擔心中國大陸武力攻占台灣的疑雲,一直困擾美國軍事計畫者及行政官員,但其中很少人認為台灣軍隊對此有一戰之力,當前最緊迫的問題在於台灣服役者與後備部隊準備不足、士氣不振。
報導稱,台美士兵、戰略人員及政府官員表示,台灣島內的軍事力量夾雜許多內部問題,其中很多源自多年來的穩定與經濟繁榮,但如今這正在侵蝕台灣阻止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
軍力資金不足
後備體系紊亂
台灣每年有八萬人應徵入伍,還有近二百二十萬後備軍人,但目前最緊迫的問題,在於這些人的準備不足,士氣也不振。
台灣義務役軍士官兵原本需要服役兩年,但目前已減到只有四個月;來自台中的二十六歲蕭承志(Xiao Cheng-zhi,音譯)說,他去年底結束四個月役期的基礎訓練,主要內容是掃樹葉、移動備用輪胎和除草,除了射擊培訓,其他課程毫無意義。
蕭承志稱其軍團是「草莓兵」,這在台灣是用來形容被父母過度保護、動輒受傷的年輕人;儘管願意服役,但他對台灣軍隊能否抵抗得住中國解放軍抱持懷疑。
報導說,中國共產黨即便從未統治過台灣,但把台灣視為領土一部分,儘管目前沒有臨近衝突的跡象,但北京已明確表示最終要將台灣納入其控制的意圖。
台灣士兵及後備軍人在受訪時,均對訓練和準備程度表達擔憂;有人說,他在訓練時因為已經沒有其他有用的事可以做,就看美軍電影;還有人說自己花很多時間看書和畫畫,因為反正也沒有太多需要擔心的。
民意調查及訪問顯示,許多台灣人預期,台灣危險降臨時,美國會出手。
報導中也有人分享,自己為了不符合入伍資格而增肥的經歷,包括一個月內每四小時就吃一頓大餐,以此增肥免服兵役。
部隊管理不當
弱化從軍意願
美國退伍海軍上校紐斯漢(Grant Newsham)曾在二○一九年到台灣研究當地防禦實力,他說,台灣有一支訓練堅實有素的軍隊,也有隨時準備戰鬥的傑出軍官;另外,也有軍事專家把台灣的頂尖飛行員和軍官,與世界最佳相提並論。
但紐斯漢也說,台灣軍力資金不足,後備體系紊亂,需要改善整體薪資待遇,並與美國和盟友一同訓練,將會更有效果。
台灣政府也承認缺失,並表示正在解決這些問題;一家政府監督機構在今年七月發布的報告指出,一些後備軍抱持過客的心態,當局應利用虛擬現實等科技,提供更好的培訓。
《華爾街日報》查看了中華民國國防部一分未發表的報告後發現,台灣軍隊的作戰訓練常受制文書作業要求;此外,無止盡的「行為不檢和管理不當」,也弱化了年輕人從軍的意願。台灣國防部對此並未回應,總統府則表示不評論軍隊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