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車寫作計畫中的《嗚嗚嗚OHOHOH》,是從一個被卡在車站置物櫃的人,看著時代變化。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會有多少故事在此發生?台北藝術節規畫「北車寫作計畫」,以台北車站作為創作主題,邀請5位創作風格迥異、關注不同議題的編劇:陳有銳、胡錦筵、馬慧妍、魏于嘉及林孟寰,書寫在車站發生的各種故事,推出5檔節目,呈現不同族群的關懷及生活樣態。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表示,五位劇作家發展出充滿奇想的劇本,交由導演洪千涵及陳侑汝執導,以讀劇形式、錄製影像呈現,七位編導皆從台灣各地來到台北念書、打拼,用非台北人的眼光,帶給觀眾獨特的觀點與詮釋。
其中,胡錦筵從車站置物櫃出發,創作《嗚嗚嗚OHOHOH》,講述一個被卡在櫃子的人,從縫隙看著不同時代的人來來去去,有日本軍隊、白色恐怖時期員警、1980年代北上奮鬥的的人們...等,某天,櫃子竟被打開。
胡錦筵分享,他有一次從北門地下街走到台北車站,經過介紹台北歷史遺跡的長廊,像走到一座時光隧道,但對並非台北人的他,感覺很陌生,讓他自問北漂來台北究竟為了什麼?他說:「這種迷茫感受好像跟台灣被殖民的歷史過程,有一種隱約的關聯和重疊,才會發想出這個劇本。」
馬慧妍創作《魔法盒》,則講述一位印尼看護Natalia網購買來一個魔法盒,希望把她傳送回印尼探望女兒,結果疫情限制出境,魔法盒把她送到了北車——Natalia遇到了失智雇主春美阿嬤。關係既是僱傭,又像母女的她們,怎樣都是糾葛。來自澳門的馬慧妍說:「自去年疫情爆發開始,到現在還沒回過澳門,對於澳門發生的一切我只能遠遠的知道,這感覺就跟劇中角色很像。」
「北車寫作計畫」即日起至12月22日,在LINE TV藝文表演館線上劇場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