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別人家做客時,常覺得餐廳的風格很襯主人,反觀家中似乎感覺有點突兀。你穿得正式點就感到不舒服,穿高跟鞋又常覺得會摔倒,打領帶就覺得透不過氣,如此的人餐廳佈置得再古典、優雅,你都會覺得這不是自己的風格,用起餐來也不愉悅、高興。
其實,布置餐廳沒有要訣,最主要的是「做你自己」。為自己設計一個符合自己真性情的用餐區,首先要找一個你認為舒適的地帶,再進行布置,例如你喜歡有窗景、光線夠亮,迎著窗戶擺設餐桌就很理想;或是你希望廚房能兼具餐廳功能,那不妨將餐桌擺在廚房中,方便你上菜。
再來,餐廳規劃上也應須先決定餐廳家具的形狀,並考慮人走動情況,來規劃理想的用餐空間。譚慧潔表示,消費者可依照空間的大小來選擇適合的餐桌,如小型餐廳擺放四方形小餐桌較合適。而餐桌最好擺在無礙四周人走動的位置,同時為讓用餐的人坐得舒適,椅子與椅子之間要預留五十至六十公分的空間,避免手肘彼此碰撞。
最後,在餐桌下放一塊色彩繽紛的小地毯,或是在桌上擺上些花、小盆栽;甚至裝設可調節燈光亮度的吊燈來點亮餐廳神韻,都能輕易地讓餐廳變成目光焦點。
但是,如果家真的太小而無法騰出擺放餐桌的位置時,不妨嘗試發揮你的創造力,餐桌並不一定要放在餐廳,如可摺疊的餐桌放在走廊能夠令走廊更加突出,成為兩人極佳的兩人用餐空間,不用時摺下有不佔據任何空間;或者將餐廳併入其他空間,如把工作室或書房內的儲物系列添加一片摺疊桌面,便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吃些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