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源
暑假到了,學生好不容易放長假,很多家長會替子女安排海外旅遊;出國玩,當然一定要花錢買旅行平安險,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旅行平安險並不實惠,倒不如平時就買意外險。
有一項統計數字頗令人玩味。民國八十七年初有一項統計指出,過去四年來,發生四次空難,死了二二八人;同樣的時間內,有一點二萬人死於陸地上的車禍。換句話說,四年來地上車禍死亡數目,是空難的五十三倍。
從這樣的意外比例情況,可以看出,意外會隨時發生的,而且在陸上的意外發生機率,遠高於發生在空中。但是,很多人上飛機前,都不會忘了買旅行平安險,但卻吝於幫自己在平時就加買一些意外險。
有一家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他每次搭飛機從台北到高雄,都會交代秘書,幫他分別向十家壽險公司,各買一千萬元的旅行平安險,總保額一億元。結果保費花四四三0元,和來回飛機票價差不多。
這位主管並非祀人憂心,而是他過度重視短短四十多分鐘飛機行程的保障,卻疏忽一天當中,其他二十三小時多的安全保障。像這位主管,反而應多買平時的意外險,既經濟又實惠。
例如,買一百萬元額度的旅行平安險,七天的旅行平安險保費約九十七元;很多人認為,好便宜喲,平均一天才十四元左右。但若你把意外險拿來比較,就會大吃一驚。
一般意外險,單獨出單,每一百萬元保額,每年保約一四三0元(以內勤人員投保計算),平均每天保費只有三點九元;若你的意外險,是主契約下的附約保單,那更划算,同樣保額和保障期,保費只有一一九0元,平均每天只花三點三元。
相比較之下,你可以發現,一般意外險保費,只有同樣保障旅行平安險保費的五分之一而已;且保障時間長,每分每秒都有保障,不會只限定在旅行期間。
保險應是保障每秒鐘的風險,而且應集中資源,把投保重心放在風險較高的地方;既然陸地上的風險,遠大於天空中的風險,投保時,就應有輕重緩急,仔細盤算,如何投保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