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冒昧請教幾個問題,我看到的法師,很少有皮膚不好的,請問你們都用什麼保養品,讓皮膚那麼水嫩的?除了袈裟以外,裡面都穿些什麼?冬天和夏天都穿一樣,不會太熱或太冷嗎?
福報禪師答:《人生問卷》原本是解答大眾對佛學或對生命的疑惑,關於外界對出家眾的好奇,因為不關生死、也跟大眾生活種種問題無關,原本不予答覆,但問題裡頭有些因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在此釐清。
出家之所以剃髮染衣(指穿壞色衣),目的就是破除對色相的執著,不以華服粉妝來打扮色身,杜絕一些足以擾亂修行的外緣。戒律中有一條「不香花鬘塗身」,說的即是不用任何裝飾品或保養品來達到美容的目的,所以一般出家眾並不會刻意使用保養品,若在寒冷地區弘法或冬天皮膚乾裂,則使用含凡士林或乳液等治療受傷的肌膚。
出家人只吃蔬果植物,完全不吃不好消化、易堆積腸道發酵的肉類食品,食物清淡,加上經行跑香勞動流汗,加速新陳代謝,可能才是皮膚好的原因吧!
袈裟是禮拜、法會、迎接大和尚或國家首長等重要場合才穿,通常是咖啡色是七衣、橙黃色是九衣,除非主法和尚,否則很少穿到紅色的大袈裟(所以路邊如有搭大紅袈裟托缽的,值得商榷),平常法師穿的叫「長衫」(也有道場穿的是只到膝蓋的「羅漢褂」),長衫裡頭穿的是短褂。以佛光山的規矩為例,出眾(即對外接觸大眾)時必須穿黃長衫,不出眾時才能脫下長衫只穿短褂,基本上這些都屬僧衣,無論裡外都不再加顏色鮮艷、或女眾強調曲線的流行衣物;天冷時往裡加保暖的衣物,天熱時保持一顆清涼心,無論冷或熱,都必須保持四威儀,不可天冷縮頭、天熱拉衣搧風,這也是動中修定的法門之一。
法師主要的功能,在傳道、住持正法,你可以向他們問法、問疑、問學佛心得、問修行障礙,但勿心存想像,或生執著,原本為改善生命品質而學佛,卻反招來煩惱,那就太不值得了。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