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纇財富》受恩勿忘

心燦 |2007.10.30
1370觀看次
字級

「微不足道的一百盧比(約台幣八十元),卻讓我得到最好的禮物,老人教導我即使受到別人一點小恩惠,也要懂得回報,生活雖然清苦,卻擁有富足的心靈。」這是韓國詩人作家柳時和去印度旅行時,偶遇賣笛子老人後的啟發,故事是這樣的:

為了賣一支笛子,老人向柳時和描述家裡的窘況:「老婆在去年死了,留下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柳時和明知道是謊話,還是看著他說:「是不是連房租也繳不起,被房東趕出來了!」老人驚訝地回答:「天啊!你怎麼知道的?我們真的流浪在街頭,求您做好事,買一支吧!」

老人說完馬上拿起笛子吹奏起來。悠揚淒涼的笛聲感動了柳時和,他決定施捨給老人十盧比,然而從口袋掏錢時,卻跑出一百盧比。就在猶豫的瞬間,紙鈔已到了老人手中。老人拿到錢後,馬上合掌跪地磕頭:「感謝您!您的恩惠終生難忘!」

隔晨,柳時和從悠悠的笛聲中醒過來,打開窗戶一看,老人正吹著笛子。老人說:「得到您的幫忙,實在無以回報,我決定每天早上都要來為你吹奏笛子。」

柳時和說:「我每天清晨就在笛聲中醒來,打開窗戶,看著旭日自恆河升起,讓我迎接充滿活力的一天…,即使是元首訪問印度,也沒人像我在清晨享受到笛聲晨叩的禮遇吧!」

心靈的財富誰都付得起,而且付得心甘情願,一顆誠摯回饋的感恩心,你我都可以做到,也都可以感受到,不是嗎?(心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