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秋風吹木葉

菲爾 |2007.10.29
710觀看次
字級

落葉紛紛,是秋天的特色。文人雅士往往有傷春悲秋的情懷,免不了在秋季為落葉吟誦一番。

早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就在《九歌.湘夫人》寫「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來形容秋風吹拂微波泛動的洞庭湖,湖畔有枯黃的樹葉正在落下。描述同樣景色的還有南朝陸厥〈臨江王節士歌〉:「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以及漢朝王褒寫〈渡河北〉,也說「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漢武帝劉徹,在〈秋風辭〉裡提到「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讓人彷彿看見一幅絕妙的秋意圖:陣陣秋風,帶著白雲飛翔;金黃色的落葉紛紛飄落,鴻雁也向南歸去。

三國時代的曹丕,在傳世之作〈燕歌行〉中,寫「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提到落葉在蕭瑟的秋風中落下的情景,讀來讓人感到悵然。

晉朝陶淵明,在〈酬劉柴桑〉裡就描寫了落葉:「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落葉,讓詩人知道秋天已經來臨。

唐代的修睦,寫了以〈落葉〉為題的詩,其中就說「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讓讀者幻想一幅遍地紅色落葉的雨後秋景。

落葉,是宋代的王沂孫的〈水龍吟.落葉〉中之主角:「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螿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他通過描寫秋景的境界,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抑鬱。

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作〈蘇幕遮〉詞,亦是千古佳作:「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透過寫景、寫情,來表達邊關將士們的思親懷鄉之情。

文人對大自然景色變化的敏感,促使他們在秋季寫下無數跟落葉有關的篇章,後世讀者真是眼福不淺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