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警戒降級後仍無法營業的泳池與電競館,可申請紓困補助(僅為示意圖)。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本報台北訊】體育署今天表示,目前已爭取新台幣1.48億元預算,針對疫情警戒降至2級後仍無法營業的場館如游泳池、電競館,提出一次性紓困補貼。
受COVID-19疫情影響,台灣運動產業面臨巨大衝擊,即便疫情警戒從3級降至2級,部分場館如游泳池、電競館還未解封。
體育署表示,最新的紓困5.0針對8月1日時仍受中央政府公告關閉營業場所為主,將分為事業補貼與薪資補貼2類。
事業補貼以員工人數乘以1萬元計算,提供一次性停業補貼於業主;至於薪資補貼則以受僱員工為主,每人以3萬元計算,提供一次性薪資補貼,體育署會將補助款直接匯入員工帳戶。
舉例來說,某個游泳池共有10名員工,業主將可領到10萬元事業補貼,至於10名員工則每人可領到3萬元的薪資補貼。
而納入補貼計算的員工,須在今年8月31日前列入勞保投保單位被保險人名冊、就業保險投保單位被保險人名冊或勞工退休金計算名冊內的全職員工。
體育署強調,這次紓困5.0審理作業為提升效能,一律採線上方式辦理,補貼案件需將請款資料齊備,依程序經審查通過,得一次撥付。時間自即日起至11月15日可受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