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三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製計畫甄選得主出爐,由拾念劇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三方所共同製作的新作《鯨之嶋》獲得,以台灣山川地理歷史為基底,創造為迷人的超現實神話角色,再揉合創新南北管音樂,及當代偶戲的美學形式,盼打造「台灣版山海經」,作品將於二○二三年於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巡迴演出。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第三屆國表藝三館共製計畫共收到二十二件計畫案,最後確定獲選為《鯨之嶋》。「主創者李易修曾於二○一八年TIFA演出超神話系列作品《蓬萊》,以獨創語言與身體表演語彙,定位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
李易修表示,希望有更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因此用台灣山川地理環境來呈現,《鯨之嶋》之名中的「鯨」,引自台灣島嶼形狀,「嶋」為島的異體字,其有著山、海、鳥、魚的意象,並將台灣地理景象,如北回歸線、黑潮、海底火山、土石流、神木和海中浮流生物等轉化為故事角色的特徵、性格與際遇,而角色們所遭遇的紛擾、困頓和疑問,更暗喻現代社會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