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中西區公所與文資團隊,投入一年半時間進行枋溪文史調查,發表《台南枋溪地圖》,透過地圖引領民眾探究府城水文故事。圖/台南市中西區公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台南市清水寺前的枋溪舊河道,在二○一七年底因工程而打開溝蓋,重現世人眼前,引起各界對府城水文的討論,為讓大眾更了解府城古河道的發展脈絡,中西區公所與文資團隊,投入一年半時間進行枋溪文史調查,於今天發表《台南枋溪地圖》,透過地圖引領民眾探究府城水文故事。
為探索古河道的前世今生,中西區區長汪慶龍表示,區公所曾在二○一八年的社區課程中,帶領學員拍攝《枋溪.訪溪》紀錄片;後來又陸續策畫枋溪地景走讀等活動,實際帶著民眾走訪枋溪生態環境。公所與聚珍台灣團隊還耗時一年半、攜手製作《台南枋溪地圖》,藉由圖文方式來引領民眾深入認識河道環境變遷。
《台南枋溪地圖》是採取浮世繪風格繪製而成的空中俯瞰圖,除呈現枋溪流域的地理位置、特色景點,還可眺望至台灣西邊海岸,透過地圖一窺其水文脈絡。民眾可依循地圖引導,觀察路旁溝渠內的潺潺水流及地景面貌,像是地勢落差、防水閘門等,來了解溪水流經的地理脈絡。
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表示,府城中西區有許多城市紋理隨著時代變遷,已隱沒成為歷史,「枋溪」是台南舊城區的重要河川之一,發源於延平郡王祠東邊一帶,由南往北蜿蜒。為呈現古今對照,地圖以枋溪為主角,由左至右來展現枋溪河道的沿岸風光,幫助觀者鳥瞰河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