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40周年 王德毅捐贈6萬珍貴藏書

 |2021.09.30
1198觀看次
字級
漢學研究中心是國際級漢學交流重要平台,40年來,超過1600名來自48國家外國學人來訪。圖為王德毅教授藏書。圖/取自國家圖書館

【中央社台北訊】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今天舉行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同時宣告「大觀玄覽─宋史研究資料典藏專區」啟用,學者王德毅捐贈6萬餘冊藏書及重要書信,為漢學研究中心再添珍貴文獻。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致詞時表示,「漢學研究中心」已成為國際級漢學交流重要平台,40年來超過1600名來自48國家外國學人來訪,希望台灣漢學研究成果能透過這個平台持續分享給全世界。

林騰蛟同時透露,國圖南館經過多年規畫,今年度正式確定將建館,目前正積極展開工程招標,相關經費也已向行政院爭取,近期可望正式核定,未來座落在台南市新營的新館,將為國人提供更多館藏與閱讀空間,期許未來更多珍貴史料及圖書都能以國圖及漢學研究中心做為第一捐贈對象。

「大觀玄覽─宋史研究資料典藏專區」揭牌儀式,由王德毅妻子孫國瑞代表出席,與林騰蛟、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前國家圖書館館長黃寬重、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等人共同揭牌。

教育部林騰蛟次長(右3)、國圖曾淑賢館(右2)長偕同捐贈者王德毅教授夫人孫國瑞女士(左2)、黃寬重教授(左1),以及中研院黃進興副院長(右1)。圖/取自國家圖書館

曾淑賢表示,王德毅為國際知名宋史研究學者,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後,仍繼續教學、編書及藏書,個人藏書多達6萬餘冊,書中多有書記與註記,此次除了圖書捐贈、目錄櫃、編印索引工具印章與卡片、1960年代後出廠的利百代謄寫版。

捐贈文獻還包括王德毅保存半世紀與國內外重要歷史研究學者如姚從吾、方豪、楊家駱、趙鐵寒、劉子健、斯波義信等人往來的書信,以及1958年成立的「宋史座談會」相關文物史料與會議紀錄。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在已故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提議下,由教育部籌辦,1981年9月正式成立「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7年11月更名為「漢學研究中心」,期許以堅實的館藏底蘊,支援海內外的漢學研究。

此外,這次慶祝活動同時舉行「深耕茁壯─台灣漢學40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9月30日、10月1日兩天共8場座談。

王德毅教授於家中書房留影。圖/取自國家圖書館
王德毅教授個人藏書大多書寫筆記與註記。圖/取自國家圖書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