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雕塑館 麥積山石窟 |2021.09.29 語音朗讀 36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1佛2菩薩像,是麥積山現存最大的一組石胎泥塑造像。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並以泥塑佛像為其代表工藝,麥積山石窟的彩塑、壁畫,充分表現大陸古代泥塑藝術的獨特風格,素有「東方雕塑館」美稱,與大陸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並稱「中國4大石窟」。麥積山石窟現保存大小窟龕221個,雕塑造型優美、彩繪壁畫獨具特色、崖閣建築形式多樣,是大陸石窟遺跡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麥積山石窟壁畫,構圖嚴謹,刻畫細膩,人物各具神態,表情自然,非常傳神。圖/新華社其中麥積山的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1佛2菩薩像」,為現存最大的一組石胎泥塑造像。該石窟開鑿於五胡十六國時期(304~439年),隨後的隋、唐、五代、宋、西夏、金、元、明、清等十幾個朝代,都在這裡進行了營建或重修工程。按照時間,石窟的營造大致可分為3階段。五胡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是第一階段,也是石窟開鑿的高峰期;隋代、唐代為第2階段,但現在保存下來的作品已不多;宋代是第3階段,是麥積山石窟興建的又一個高峰,並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一定的地方色彩。麥積山最高的佛像高約16公尺,最小的佛像僅十幾公分,造像特點質樸、細膩,形象逼真。圖/新華社麥積山石窟於2014年以「麥積山石窟──廟宇建築群」(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之名,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33處遺產點之一。千餘年來,大陸甘肅中部地質變化不斷,許多窟龕已面目全非,但由於麥積山石窟位於深山中,未遭到大規模的人為破壞,至今保存得較為完整。麥積山因為山石不宜精刻,石窟內佛像幾乎都是泥塑,總計大小佛像共有7200餘尊。圖/新華社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2021世界遺產亞洲篇 下一篇文章 雲端法同舍 世界大會今開幕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尋找下一個王建民 再燃台灣棒球魂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上)王建民點亮台灣夢 夢迴洋基初登板【人間福報25周年專文】移山25年 傻瓜今還在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2025 壹月 拈花微笑 傳承傳法2024 拾壹月 上妙飲食 清淨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