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遞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相關報告中雖提到受衝擊產業但卻沒有算出衝擊數字,也沒有哪些農產品會受影響等評估,僅含糊表示「利大於弊」,誇口加入後5年農業外銷產值會增加500億元,並樂觀判斷成功加入的機率遠高於20%。立委要求重新評估,相關部會允諾1個月內提出包含產值在內的詳細報告。
立委曾銘宗昨天於立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時,詢問加入CPTPP的機率有20%嗎?行政院經貿辦執秘蕭振榮回答「遠高於」,比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上周說的「高於10%」還要樂觀。
曾銘宗再詢有哪些利弊條件?蕭振榮回應,所有會員國都表示接受高標準貿易規範國家加入,對台灣有利;但台灣在國際處境上比較複雜困難,政治因素會阻擋加入CPTPP。
經濟部長王美花報告時指出,加工食品業者因為感受到2017年CPTPP簽署、2020年RCEP成形,產生的區域競爭壓力,食品相關公會已建議盡速加入CPTPP。
汽車及零組件部分,王美花表示,將會輔導、補助產業轉型,以汽車產業為例,將持續與汽車產業協調溝通,協助掌握核心技術、強化零組件開發、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拓展外銷;未來將持續與產業溝通,進行滾動式檢討。
經長:不加入影響更大
王美花指出,由於CPTPP市場開放程度高,包括農產品及汽車等內需型產業將面臨國外產品挑戰,但即使加入後短期會造成衝擊,長期而言,不加入影響反而會更大。
據農委會提出的評估報告,CPTPP共11個會員,2020年我國農產品出口至各會員金額為15.7億美元,主要品項為冷凍鮪魚、食物調製品、牛皮革、羽毛及羽絨、冷凍毛豆等,占我農產品出口總值的3成2;各會員進口農產品總額則為41億美元,主要品項為冷凍牛肉、奶粉及粉塊、蘋果、棕櫚油、酒類等,占我農產品總進口值約2成7。
報告也提及,目前農產品平均關稅為15.6%,實施關稅配額與特別防衛措施產品計20項,包括稻米、花生、紅豆、大蒜、乾香菇、乾金針等,希望未來談判過程爭取稻米等敏感產品排除降稅,爭取較長降稅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會盡最大努力保護,讓農民不受到加入CPTPP的影響;明年也要啟動水稻收入保險。
立委:不要美化數字
不過,立委林岱樺表示,當加入CPTPP後,農產品零關稅時,讓相關貿易國進口會更大量;農委會提出加入後,未來農產品出口增加5年500億元,但若沒辦法加入時備案如何,要求陳吉仲談到農業衝擊時,不要美化數字。
立委蘇治芬說,不希望農業變成加入CPTPP的祭品,日本加入後調整很多,當時日本加入後他們國內反彈聲浪也大,但日本推出許多關鍵政策,讓日本農業受損降到最低,或者要創造其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