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

文/石德華 |2021.09.27
3946觀看次
字級

文/石德華

那日友聚,隔著一波聒噪,我聽到對座的P對我說:「老師,你會延壽。」

這話題拋接墜地,沒續。大家嘻嘻哈哈扯別的去了。

壽,生命,年歲,時間。我知道我的續命旗延壽燈,大概就是文字吧,我將我交託給散文,將中文系學生以小說註記。每篇文章寫成,一步反身我就揚之於虛空大化,那是一種大氣灑脫的,與自己訣別。

落地它若成種子,就讓它在我從不預期的土壤,長成它該有的繁盛或涼平。

我若真延壽,我恐怕只因──用文字不知何時溫暖熨慰了不知在何處的一顆心。

這些年我隱約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天地無憾,世路走得夠長,年歲積得夠多,真的能擁有不同維度的視野,可是,我現時現刻顧好自己、本分盡責,和我想要跑步去投胎、轉世重來的情感刻度,竟然是水平一致的。

本命加延壽,一生多長才算足夠?手邊剛好看到一則報導,我如此有感的拿了另一則故事做對照,而這被我從倒回的時光軌中拉出來的故事真老,老到可以無限延壽。是王安石與蘇東坡。

蘇東坡沒因烏台詩案死在獄中,沒在貶官途中自殺成功,沒在黃州憂鬱以歿,就是為了成就黃州之後的自己。一○三七年到一一○一年,蘇東坡活了六十四歲,以古人不算短命。宋神宗元豐七年,他離開黃州往汝州赴任,路過江寧,有一老者騎驢在江邊等候,每次讀書至此,我總在想,或者,人要活過人生最特別珍貴的一刻,此生才算足夠。

那老者是下了野的王安石。一向都說他們不合不容,但相見這一場,他們一壺好酒,幾卷文帙,談禪談詩,成了二個純粹的人。

「野服拜見大丞相」,蘇東坡表示失禮。

「禮豈是為我輩而設」,王安石真情流露。

十數日相處後,「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蘇東坡說他真想受邀留下來當王安石的鄰居,他覺得他的人生錯過王安石整整遲了十年光陰。

而一生足夠了的,應該更是王安石,二人告別二年後,王安石辭世。臨別送蘇東坡到渡口的那個秋日,王安石目送水天中蘇東坡乘船離去的身影久久,他說:「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那年,蘇東坡四十九,王安石六十五,他們的人生要活到江寧相會之後,我想,那才堪稱足夠。

所以,延壽不只是時間吧,生命的質地也算,歷程中每一次覺與悟、蛻變與重生也算。今人的一生,沒意外的話七十、八十起跳,這數字不長不短長點短點都剛好足夠,足夠讓人擁有一些又再失去,失去的換種形式再回來,足夠讓人發現年輕時的意氣和才能,沒法適用到老,逐漸老在時間裡了,也還得練出一種新的意氣和能力。

我此時都比蘇東坡活得長了。覺得一個人如果能從浪漫走到浪漫無用到仍希望在別人身上看到對浪漫的美好堅持,能明白傾斜、醜陋、虛妄、矯飾的必然卻依然溫煦的凝視世間,能平行而不是走近幻美的海市蜃樓,伴隨漸次消蝕的幻影一步步走過平沙荒漠,大概這一生算足夠。

而那樁讓我時間軸拉來推去的,手邊無意中讀到的資料,是義大利足球國家隊的馬特拉齊(Materazzi),於二○二○年五月接受訪問,談起二○○六年足球史上最憤怒事件之一的原由。那報導標題下的是「十四年後的真相大白」。

二○○六年的世足盃冠亞軍賽,同時也是法國人心目中的足球英雄席丹(Zidane)希望能畫下華麗句點的告別賽。在開賽七分鐘席丹以一記十二碼為法國隊先開紀錄,於比賽第一一○分鐘,他頭槌對手隊馬特拉齊倒地,被罰紅牌出場,最終法國隊輸了比賽。

全世界的人透過影片,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球場上馬特拉齊口中說了一些什麼,讓還有十分鐘就要完美結束職業生涯的席丹,不顧一切的違了規。

沒有挑釁就不會有反擊,當年席丹受訪曾做了簡單說明,的確是遭受侮辱性的言詞。但馬特拉齊呢?延到十四年後,終也等到由他口中說出,當年他對席丹說的是:「我要你姐姐」。受訪中馬特拉齊推崇了許多足球明星包括席丹,但我手機滑來滑去,似乎沒見到他對當年那些侮辱言詞的歉意。

英雄、傳奇、神球技、富精神感召力……是我們眼中界定的席丹,一如我們也都有各種展示在人生的樣貌,但像那種力求恐怖平衡的玩具積木,抽出關鍵一個就瞬間全盤倒塌,席丹有球場上絕對看不見的最關鍵的一塊積木,剛好被碰撞。生命自有豁亮的明展示,但還有更深邃的看不見的東西。很多事,既要時間長,又要顧看深,才足夠。

我心領P友情的鼓勵,他總說「文字無聲,千年有光」勉我繼續書寫,我思量了一下本命延壽的相關,於一一○一與二○二一間,古今中外對照了誰與誰的「大家風度足千秋」,可是,當讀到在這疫情的二○二一年年初,「現任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總教練的席丹確診感染COVID-19」的訊息,我眼神還是閃睨了一下。時間軸不停向前緩緩,這世間出人意表的情節演示不停,一切都還在變化中,變化。

或許時間軸非簡單的線性吧,立體穿梭,次元交錯,遠近實虛,怎樣拉長拉短推前推後也不足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