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小事

整理/林立浩 |2021.09.27
2891觀看次
字級
美國 搶「先買後付」商機 PayPal併日本。圖/美聯社

整理/林立浩



美國 亞馬遜留才下重本 資助員工讀大學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9月宣布,明年起將為美國逾75萬名時薪員工,全額支付4年制的大學費用,凸顯出在就業市場緊俏之際,公司行號競相以加薪、教育補助等誘因搶人才。

亞馬遜明年1月起,首度為倉儲、運輸和其他時薪人員,支付大學學雜費和書籍費,也開始資助員工上高中、高中同等學歷的GED測驗、英語認證等課程;亞馬遜預估,2025年前將為了這項新福利,以及其他新的職訓計畫,投資12億美元(約新台幣333億元)。

到職滿90天的員工即可申請此項福利,但須保持全職或兼職工作;此外,每周只工作20小時的兼職員工,亞馬遜將補助50%大學學費。



英國 留學成本高昂 大學漸不受外國生青睞

據英國大學協會國際部9月初的分析,在最受留學生歡迎的國家排行榜中,雖然英國僅次於美國仍位居全球第2,但英國的大學吸引力正逐漸減弱,原因包括:留學成本高昂、簽證核發不易。

英國教育網站指出,校園內日益增多的新冠確診病例,以及嚴格的社交隔離措施,都有可能對大學招生造成影響。英國大學協會呼籲英國政府提供更多獎學金、降低簽證費用和大力宣傳教育的價值,以及採取更好的措施幫助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在該國找到工作。

為迎接留學生到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布里斯托等50所英國大學,包租4架飛機,計畫10月接1200名大陸學生到英國。目前大陸留學生人數達22萬,占國外留學生最大宗。



泰國

推全國電商計畫

明年產值上看44億元

泰國商務部9月初發布全國電商計畫細節,力拚明年電商產值提高至53.5億泰銖(約新台幣44.9億元),高於2019年的40.3億泰銖(約新台幣33.8億元)。商務部並計畫透過線上通路,擴大泰國創業家與農民的電商市場。

泰國政府擬在2021~2022年間,使中小企業的電商年收入至少增長5%、跨境電商年收入增長5%;也使政府和私營部門的電商訊息相互連接,增加國家大數據的有效性,使通過商業部商業發展廳註冊的電商操作者,每年不少於1萬名。

計畫還將推動加強泰國本土平台,減少對外國平台的依賴,為泰國企業家在國內國際拓展市場渠道。政府副發言人拉查達表示,該計畫在推動泰國數字經濟和貿易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大陸

小米汽車催速

拚2024年問世

小米集團近幾個月一直與零部件公司洽談合作,知情人士指出,小米汽車的野心很大,計畫在2024年上半年問世,之後3年,每年推出1款新車,「這3年的總銷量要達到90萬輛」。

經過半年籌備,小米集團在9月初宣布,汽車公司正式註冊。小米汽車的團隊架構也已經有了雛形,先前的小米汽車籌備組已經更名為汽車部,並下設產品部、智慧座艙部、自動駕駛部等十多個一級部門。

在整車領域,小米汽車也開始高價招人,今年7月開始,小米官網發布大量整車研發職位,薪酬普遍高出行業主流水平,年薪可達百萬人民幣。

小米汽車團隊目前成員約300人,團隊仍在急速擴張中。



荷蘭 Prosus撒1300億 收購印度老牌支付平台

荷蘭科技巨擘Prosus於8月底同意以47億美元(約新台幣1300億元),收購印度最老牌數位支付公司BillDesk,為該公司最大手筆併購案,計畫旗下PayU支付業務與BillDesk合併,凸顯Prosus看好線上交易趨勢。

Prosus一直非常關注印度,這次收購使其在印度市場的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90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BillDesk的淨利僅27.1億印度盧比(約新台幣10.2億元)。PayU執行長認為,考量到BillDesk快速增長、龍頭地位、以及合併後進入相鄰市場的潛力等,收購價是值得的。

Prosus表示,2家公司預計將共同打造一個每年處理40億筆交易的金融生態系平台,是旗下PayU目前在印度業務的4倍之多。



美國 搶「先買後付」商機 PayPal併日本Paidy

美國支付公司PayPal在9月初宣布,將以27億美元(約新台幣753億元)收購日本新創公司Paidy,以強化自家「先買後付」(BNPL)產品。

PayPal表示,這起收購交易主要以現金為主,對2022年每股盈餘的稀釋作用「微乎其微」。交易可望在今年第4季完成。在此之前,PayPal同業Square上個月甫同意以290億美元(約新台幣8091億元),買下澳洲BNPL成功傳奇Afterpay公司,當時專家就預期這將在BNPL領域掀起一股整併熱潮。

目前Paidy擁有逾600萬個註冊用戶,提供的支付服務讓日本消費者能在線上先買東西,日後再每月付款結帳,民眾可到便利商店或透過銀行轉帳繳款。



日本

應對勞動力短缺

全家要開千家無人店

日本全家便利商店計畫到會計年度2024年底,開設1000間無人超商,成為日本第一項大規模無人店部署計畫,凸顯勞動力短缺,疫情因素也促使商家加速數位化轉型。

目前全家已在東京建立了2間無人超商進行實驗,他們深刻感受到日本人手短缺的問題,未來只會愈來愈嚴重,因此計畫進一步運用數位技術,使事業更有效率。

全家指出,這套系統最大優勢在於顧客進入店內時,不必花時間確認身分,結帳也不用逐一掃商品條碼。根據先前測試的結果,系統辨識的準確度高達95%,倘若有錯誤也能在結帳時手動更正。



德國

促歐盟立法要求

手機商供7年軟體更新

德國政府9月初正力促歐盟建立法規,要求採用iOS與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製造商,須提供至少7年的軟體更新與維修用零件,比歐盟提案多2年,以延長舊款手機的使用年限。

德國也擬要求手機造商在公布零件維修價格後,不得再漲價;對此,由蘋果、Google、三星等組成的DIGITALEUROPE歐洲電子產業組織協會,對這項新法案表示反彈,並建議進行2年作業系統更新、3年的安全性更新。

目前蘋果iOS系統支援iPhone大約6年;三星先前承諾部分安卓機款,提供5年的系統更新。



新加坡

今年全球最大增資案

蝦皮母公司募1764億

東南亞最大企業、蝦皮母公司冬海(Sea),9月初將增資目標設定在63億美元(約新台幣1764億元),希望籌得資金讓公司拓展全球市場、實現收購計畫;規模可說是今年全球最大股票募資案。

總部在新加坡的冬海集團,經營線上遊戲與電子商務,擁有中國大陸騰訊注資,公司現在準備釋出1100萬股股票;另外,也會發行25億美元(約新台幣700億元)的股票連結債券,2026年到期,利息0.25%。

冬海在新冠疫情期間,不論是線上遊戲還是電商市場,都快速搶到更多市占,創辦人李小冬的身價,也隨著公司股票一直飆漲,8月底他也成為新加坡首富。



中國大陸

浙江首場綠電交易

成交電量超過3億度

中國大陸浙江省9月初達成首場綠色電力(下稱綠電)交易,共32家風光發電企業、30家電力用戶,成交50筆交易,成交電量達3.0075億度。

今年浙江省綠電需求近10億度,其中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綠電交易購得5000萬度,成為浙江成交量最大的電力用戶;其他有綠電需求的企業已達到近百家,遍布該省11個城市,涉及醫藥製造、機械機電等10多個行業。

此次綠電市場化交易的成功實踐,為發電企業和用電客戶之間搭建綠電買賣需求及變現的橋梁,也從推動新能源政策補貼的計畫,轉向競價交易的「市場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