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行履 李生鳳 |2021.09.26 語音朗讀 23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知竺法師 圖/法寶堂提供高佩妏 圖/法寶堂提供陳品歡 圖/法寶堂提供能均法師 圖/法寶堂提供王依宸 圖/法寶堂提供熊凡靚 圖/法寶堂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佛光山法寶堂於十九日舉行線上法寶講座——「觀音行履」,主持人佛光山叢林學院教務組長知竺法師,與談人佛光山叢林學院能均法師、熊凡靚、陳品歡、高佩妏、王依宸,分享在生活中感受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遇見觀音的生命故事,以及如何發願行觀音行的學習。知竺法師看見女眾學部學生早晚在大悲殿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情形,發願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落實星雲大師的「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在醫院擔任職能治療師的熊凡靚,還是佛光青年團團長、佛光青年歌詠隊隊長,多重角色讓他壓力很大,常抽「人生卜事」籤筒,以大師的法語為引導;在拒絕青年團團務長後心裡不是很舒坦,又抽了法語:「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有心,無難也」、「不要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裡,要住在慈悲喜捨中」,心想是大師的教導就直下承擔。從星雲大師《佛教靠我》紀錄片、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看到在大師眼中都是美麗的世界,和以人間性的方式詮釋經典義理,讓他豁然開朗:「我只想到失敗會沒面子,卻沒想到可以幫別人廣結善緣。」「大師教導要住在慈悲喜捨裡,捨掉分別和執著,就可以去除欲望,得到自在;『慈悲喜捨』就是我的觀世音。」在科技業任職的陳品歡,與佛光山的因緣是家中訂閱《人間福報》,「從小就很喜歡讀福報,每天看大師的法語,覺得都很有道理。」沒想到日後有一天這些會成為他在困境中轉化煩惱的法寶。出社會後從事資料管理工作,來自四面八方的問題讓一個菜鳥難以招架,萌生離職的念頭。有次在報上看到大師文章〈青年之病〉,心生慚愧:「我雖年輕,但病得不輕。」從大師的「與人為善」、「以忍為力」,逐漸化解障礙,到後來承接重要專案。陳品歡放下人生勝利組的光環進入叢林學院,希望向觀世音菩薩學習,做個有溫度的人。台大哲學所碩士的能均法師,因母親的因緣親近道場並生起出家的念頭,由於對人間佛教還有疑問,大學畢業後參訪各處,卻沒一處可以久留。在一段時間沉澱後,從禪修中發現到內心深處,對佛光山、星雲大師、叢林學院有一分深厚的情感,於是決定就讀叢林學院,進而出家。「是禪修的力量,帶著我找到心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學院的生活中體會到,人間佛教的禪修除了在禪堂精進,還要在生活當中鍛鍊禪定功夫。經論教理系三年級的王依宸擔任知賓公務生,工作內容包括泡杯好茶接待師長和賓客,但一個自小備受呵護的孩子只會按咖啡機,讓他很煩惱該怎麼學泡茶,於是開始思考「知賓」是什麼,將問題與害怕轉化成力量。從師長、賓客踏入觀照堂的那一刻就開始用眼睛觀察,用心思惟對方所需。在茶葉舒展的過程中持誦〈藥師咒〉,將祝福灌注在每一杯茶中,希望喝茶的人能喝得歡喜。「佛法在過去對我來說,很像奢侈品。」經論教理系二年級的高佩妏形容像是陳列在櫥窗內的珍貴珠寶只能欣賞,直到參加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看到佛教的人間性與生活化,後來在佛館服務更能體會到佛法就在生活中。某天在大悲殿瞻仰觀世音菩薩時,感到寧靜安心,腦海中浮現「施無畏」,「『施無畏』是我的觀世音菩薩。」帶領新生打掃環境,想讓不安的他們安心,但發現自己也害怕他們的不安;希望「不」要擔心、「不」要害怕,都是一連串的「不」,開始調整為積極正面的話語:進步了、做得很好。從在布施無畏中,長養慈悲與智慧,成為弘法的資糧。 前一篇文章 法寶講座 下一篇文章 菩薩與義工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2023世界神明聯誼會】印地安人舞蹈〈大地之神〉 帶來療癒與祈福自由車環台賽高雄最終站 佛館出發盡覽美景大佛護佑 自由車公路錦標賽 佛館鳴槍起跑環保署合作佛館 共創淨零綠生活福報協會深耕校園 做好事有決心佛光山石獅子 傳承家族護教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