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清華、中山及中興大學申請增設學士後醫學系,教育部跨部會會議審查後,僅同意清大設立,預計今年底前獨立招生,首批公費生明年入學;中山、中興「可繼續籌備」,教育部建議兩校可精進臨床醫學師資、課程教學資源及學生實習規畫,再行報部續審。
清大校長賀陳弘指出,清大發展醫學系的優勢在於深厚的醫學研究基礎,及跨領域整合大數據、AI人工智慧與機械、材料、核子等全方位科技訓練,將培育具新世代雙專長醫師人才,推動台灣醫學教育的「量子躍進」。
清大學士後醫學系招收具電子、機械、資訊、材料、物理、化學等多元背景及從醫熱忱的大學畢業生,採四年制學制。公費生畢業後將至基層服務六年,並加上兩年的醫學中心成長進修機會。
賀陳弘說,設於桃園航空城的清大教學醫院及醫療研發園區,已獲教育部同意,衛福部審查中。清大投入醫學教育所需師資、經費、醫院已全數到位,除校內原有一百八十名跨學科師資,還聘請七十一名專任助理教授以上醫師教師,並與國內各大醫學院合聘八十七名臨床醫師教師,更募得二十億醫學教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