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有了皮膚,就能感覺、自衛、攻擊、呼吸、分泌,甚至通過皮膚的運動來走路。
皮膚是動物肌體中絕妙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動物的生理活動中,很難發現哪一個生理活動沒有皮膚的參考。生理活動多種多樣,但是哪一個都離不開長在皮膚表面的覆蓋物。它們是毛髮、羽毛和鱗片。
只有哺乳動物的皮膚才有真正的毛髮。毛髮內含有色素,色素決定動物毛髮的顏色,這些顏色具有使動物融入自然環境之中的作用。有些動物的毛髮則能起到威懾作用,如豪豬皮膚上的棘刺又長又硬,而且會從皮膚上脫落下來,嵌入攻擊者的肉裡。有些爬行動物皮膚表面具有角質層,犰狳和穿山甲會縮成球形,用表皮的角質層抵禦其牠動物的攻擊。
從皮膚上長出來的另外一樣東西是大自然的一項絕妙發明:羽毛。羽毛最突出的作用是它的保溫性,例如鴨絨的保溫性至今還沒有被其它東西超過。
爬行動物的皮膚顯得較為堅硬,因為它們是裸露的,呈鱗片狀或骨質狀。比如,響尾蛇等爬行動物的鱗片是身體皮層的一部分,響尾蛇利用腹部鱗片的移動來爬行。牠們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點是蛻皮,有的是一次蛻完,有的是蛻掉大片表皮。很多兩棲動物在蛻皮結束之後就將蛻下來的老皮吞進肚裡,因為它們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