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之旅》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四宴

吳寶章 |2007.10.23
444觀看次
字級

自從隋文帝楊堅廢除了保持士族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酖酖「九品中正制」以後,通過開科考試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一直沿襲到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五年)推行學校教育為止,歷時一千三百餘年。

封建科舉制度能延續這樣長的時間,與封建統治者籠絡士子是分不開的。在科舉制度中列為成規的科舉四宴,便是籠絡士子的典型例證。四宴之中,鹿鳴宴、瓊林宴為「文科宴」;會武宴、鷹揚宴為「武林宴」。

鹿鳴宴

是為新科舉子而設的宴會,起於唐代。唐時鄉舉考試以後,由州、縣長官出面,宴請中舉士子,因為宴會上要唱《詩經.小雅》中的「鹿鳴」之詩,所以取名鹿鳴宴。

《新唐書.選舉誌》上記載說:「每歲仲冬,……試已,長吏以鄉試酒禮,會僚屬設賓主,陳俎豆,備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

韓愈在〈送楊少尹序〉中也寫到「楊君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

瓊林宴

此為新科進士舉行的宴會,起於宋代。「瓊林」原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開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西元一一一二年)以前,便在瓊林苑宴新及第的進士,因此,相沿通稱為「瓊林宴」。

《宋史.樂志四》載:「政和(宋徽宗年號)二年,賜貢士聞喜於辟雍,仍用雅樂,罷瓊林苑宴。」

所以,政和二年以後,又稱為「聞喜宴」。元、明、清三代稱「恩榮宴」。雖然幾朝對此宴稱謂有所不同,其儀式內容大致不差,仍可統稱為「瓊林宴」。

鷹揚宴

是武科鄉試放榜後考官,以及考中武舉者共同參加的宴會。

所謂「鷹揚」,是取威武如鷹之飛揚的意思。

會武宴

是武科殿試放榜後,在兵部舉行的宴會。規模排場更大,群英聚會,盛況空前。

上面說的科舉四宴,因為從制度上作了明文規定,舉行的時間、與宴者、儀式都有成規,所以能相沿不廢。

封建時代的士子們不僅把與宴看作是殊榮,更重要是當作學術地位、任官高低的標誌。因而儘管能與宴的士子是少數,但對大多數士子吸引力極大,他們都將其視為人生大事,奮力追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