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 黃波斯菊的呼喚 文/歐銀釧 |2021.09.17 語音朗讀 24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桃金鑲開花。圖/歐銀釧 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的大雄盡心盡力照顧花圃。 圖/歐銀釧馬蘭開花。圖/歐銀釧迎風搖曳的黃波斯菊。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來到象山公園,我總是繞著一個小花圃轉圈圈。 那塊地約有一百多平方公尺,種了四十多種植物:穗花棋盤腳、白水木、蔓荊、馬蘭、斑葉草海桐、糯米條、倒卵葉蕘花;金絲桃、斑葉到手香、大甲草、桃金鑲……還有十幾棵黃波斯菊穿插其間,細長的花梗,迎風搖曳。 這塊地曾經長滿了黃波斯菊,後來改種其他植物。我以為黃波斯菊就此不見了,沒想到她總是會從地裡冒出來,綻放金黃笑臉。我拍攝黃波斯菊給遠方的友人,那是她動大手術時,我日日傳給她的花。 美麗的花圃,引人流連。今年夏初,終於看見園丁。他低頭拔野草,忙著澆水,修剪枝葉。無論是豔陽高照或是颳風下雨,瘦長的身影都會出現,即使是星期假日也一樣。 「這些黃波斯菊好漂亮。」某日,繞花圃數圈之後,和園丁攀談。他如數家珍,說起黃波斯菊的種種知識。次日,我把陽台上一棵不知名的植物拍下來,帶去公園請他辨識,他一看就說那是觀葉海棠。之後我好奇花圃各種植物的身世,他細細說明,像一本植物大全。他名叫大雄,臉書以楊桃花做封面。我上網閱讀,驚豔他鏡頭下的各種奇花異草,好像隨著植物旅行去。 他是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他說,這是兩百八十年前郭錫瑠對土地的一分愛心。 我上網搜尋,原來這個基金會是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在一九九二年成立的。而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始於清乾隆年間,是郭錫瑠先生的奉獻,他在西元一七四○年自新店溪開渠引水,「築渠圳、興水利」,灌溉台北盆地,促使農業興盛、社經發展。這個水利會在成立二百五十年紀念大會上,決議設置公益性綠化組織,配合政府共同推行都市綠美化工作。時間往回走,我到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的網頁,認識了三百多年前拓展農業的先行者郭錫瑠。一頁歷史飛來。 郭錫瑠生於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年)。幼時隨父渡海來台,定居彰化,從事開墾。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北上,卜居中崙,從事開墾,由於當時水源缺乏,農田常遭旱災,他決定興建水利事業。 乾隆五年,郭錫瑠開圳建埤,導青潭及新店溪水灌溉農田,歷經千辛萬苦,並將彰化家產全數變賣,投入開圳工作。在地方人士的支援下,終於完成一條灌溉台北地區農田的供水大圳,也就是今天的瑠公圳,使得旱澇無慮,五穀豐登。一生為水利劬勞盡瘁的他,六十一歲與世長辭。 郭錫瑠像一棵大榕樹矗立在時光之中,他興辦水利,造福鄉里,以他為名的基金會繼續幫助清寒學子,提供獎學金培育與農業、水利相關領域的研究生。二十多年前還延伸推廣環境綠化與景觀改善領域。 因為象山公園的小花圃,我走進時光隧道,仰望郭錫瑠先生。 花圃園丁大雄生於一九六五年,五十六歲。台大園藝系畢業,台南人。他在國中時期開始喜歡園藝,主要是受他父親影響。他說,老家是透天厝,家中頂樓是種植地。父親常在頂樓忙園藝。 大雄收藏一百多種植物的種子,放在辦公室。我分享朋友阿暖送的收有許多種子的玻璃瓶,他一眼就認出裡面的種子,一一念著它們的名字。接著,他說,新近有朋友要送他金龜樹的種子。那日,他眉目之間有著喜悅。他以自然農耕法照顧這個花圃,不使用農藥。只是提供足夠的水分、養分,讓植物健康生長,也讓花圃和環境保持清新。除雜草是一個繁雜的工作,他拔起雜草,用剪刀剪得細碎,再放回土裡,成為植物的養分。 他說他的夢想是買一塊地,種自己喜歡的植物,想種布福娜果、樹葡萄、神祕果。我想起老家有一棵樹葡萄,種了近十年才結果子。他說,要有耐心,樹葡萄的幼年期很長。和大雄每一次的談話,都受益良多,我一一記下。 有一天,大雄帶來幾個工作人員,一起整理這個花圃。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人拔掉我最喜歡的黃波斯菊。有點著急,我靠近大雄,小聲的問:「為什麼要拔掉黃波斯菊?」他說,要讓花圃整齊,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個小區域。「這些黃波斯菊是之前種的黃波斯菊種子落下長出來的。」我說:「有幾棵黃波斯菊跳躍其中,讓這花圃有另一種美。不整齊也不錯。」那天,他們沒再拔僅存的十幾棵黃波斯菊。過了數日,我發現又少了一棵。我把拍攝的黃波斯菊和他分享。他點頭稱許。我告訴他,這個花圃的黃波斯菊,曾經幫助一個朋友脫離病魔之手。之前整個花圃只有黃波斯菊時,我在國外的朋友開刀,動大手術。她婉拒我的探訪。她的家人傳來訊息,說她忘記很多事很多人,大家都很擔心。我拍下盛開的黃波斯菊。傳到她的手機,每天寫一句問候:「台北的黃波斯菊等待和你相聚。」 起初,她的家人說她看著手機上的花,沒說什麼,似乎短暫失憶。我心忐忑,繼續拍攝黃波斯菊傳給她。十多天之後,她終於傳來回訊:「好美。」大家都很高興,我日日拍花,她天天看花,日日簡單回訊。四十多天之後,她康復返家。 大雄聽我說了這個故事之後,起身走到黃波斯菊旁邊,一會兒,他帶回黃波斯菊的六個種子給我。細長的種子,風一吹就會不見了。我趕忙拿出手帕包裹,帶回來播種。 一星期之後,有一顆種子發芽了。我到公園的小花圃告訴大雄。他說:「黃波斯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開花謝,種子熟落後會繼續繁衍自生。」 再一次拍攝晚霞中的黃波斯菊,我知道,季節過後,這些黃波斯菊會不見了,但是,她不會消失,一直都會從地底回來。如同手術後短暫失憶的友人所說:「我聽見遠方有黃波斯菊呼喚,我一定會到台北來看花。」♣ 前一篇文章 【人間滋味】 品 茗 下一篇文章 【日常速寫 】撲克臉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重逢】來自花宅的信【遇見荷】踱步在葉子上【時光重逢】墨寶如畫【時光重逢】天賜良貓【時光重逢】枯荷猶傲骨【遇見荷】 蓮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