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禁菸只管室內、不管室外,導致二手菸害已從室內轉往室外。環保署表示,室外多無菸蒂盒,菸蒂被隨處丟棄,清理菸蒂耗費大量成本,已成為第一環境公害。
環保署表示,依財政部國稅署統計,國產及進口菸一年約四百三十億支菸,每天約產生一億一千個菸蒂。估計如三成菸蒂被亂丟,一年就有近一百三十億個被亂丟的菸蒂。
室內禁菸後,多數吸菸者並未因此而戒菸,只是從室內轉往室外,民眾等公車、進出捷運站、進出超商買東西、甚至小孩上下學經過校門口,常常要忍受四處飄來的二手菸害。
環保團體發起設置「室外禁菸區」,包括公車候車亭、公園的兒童遊戲區、藝文場所、捷運站、火車站、機場四周這些室外公共場所都應畫定禁菸區域。保障民眾不會受二手菸害、也減少亂丟菸蒂。
環品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室外禁菸區在日本已實施多年,例如東京的新宿、千代田部分戶外地區,都設有戶外禁菸區。禁菸區不同顏色的地磚識別,搭配勤查重罰,實施多年效果非常好。
環保署也覺得這點子不錯,希望勸說一、二個縣市政府發動。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認為,國內從未正視戶外禁菸的問題,不只應考量在某些公共場所設禁吸區,也應推廣自備菸盒,「讓丟菸蒂也可以丟得很優雅」,不要造成環境清理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