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宇〈華嚴經〉
油彩畫布,300×300cm(2015)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電腦科技與網路不但是當代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與溝通橋梁,同時又是「虛擬」與「現實」世界間,看似有形,實則無形又無遠弗屆的伸展。
電腦科技之核心「晶片」,成了藝術家張振宇搭起法界與現象界的橋梁,也是他近期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元素。
早在2009年,張振宇便開始思索如何將科技新文明與他所體認的佛教法界觀做一個藝術的連結;近幾年來,深入觀察科學研究成果,體認到科學逐步證實了佛法,佛法領先科學2600年。
左圖作品〈華嚴經〉又名〈第十交響曲〉,以《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比喻從因位到果位的過程,說明大乘菩薩道的過程與完美境界。
畫中鼻梁的善財童子,由因地透過修行(悉達多太子山中苦行像)、行菩薩道(菩薩),到達果位(佛),呈顯了菩薩道修行的過程。
別名〈第十交響曲〉,則是反映了《華嚴經》裡,「十」這個數字的重要性(如「十種甚深」、「十地品」、「菩薩十大願」、「普賢十大願」等);作者也有意提出一個比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快樂頌》更高層次的極樂境界。
他認為:「人類有史以來,不管宗教、哲學、政治,所有一切所能描寫的最莊嚴、華麗的宇宙生命的總體,我覺得比〈快樂頌〉更高的極樂,就是〈第十交響曲〉的究竟無限宇宙生命的全息系統存在的意義。」這也是普賢菩薩所示現佛土圓滿的法界。
展期:即日起~10月31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四展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網址:www.fgsbm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