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頡/桃園市龍潭區龍星國小三年五班
學校為了讓我們更了解校園中的客家建築,特地請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擔任小小解說員,為我們詳細解說關於學校建築的點點滴滴。
首先,學校中的「圓樓」是仿古代的客家土樓建物,它有內院空間大、節省建材、受風阻力小和抗震力強等優點,讓我大開眼界。接著,我們到教具室前的「扇門」,小小解說員說明木門中的透雕法,又稱為內枝外葉法。其中,有助於窗採光和通風的雕刻,也隱含許多吉祥的寓意,例如花瓶代表「平安」,戟表示「吉慶」,牡丹花代表「富貴」,而白頭翁象徵「長壽」。此外,中庭的地面上寫有「唯吾知足」的字句,在在提醒我們要懂得知足常樂、知福惜福。校門外碧綠色的「竹節窗」,以竹子作為窗格,用以表示節節高升、重氣節、正直虛心等意涵。
這次的課程精采又豐富,讓我更了解學校的客家建築特色,以後有親友來拜訪我們學校時,我也能當個稱職的「小小解說員」,對他們細數特色景點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