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用我的方式崇拜你

文/黃羿瓅 |2021.09.06
702觀看次
字級

文/黃羿瓅

人類是群居動物,而群體裡出類拔萃的佼佼者,總能受到歡迎、仰慕,甚至崇拜,不限範圍,也不論古今。

長久以來,外貌就是收穫「粉絲」的一大來源。例如西晉的潘安,從小才華橫溢,長大後又帥氣過人,《晉史》形容他有「美姿儀」,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美男子。《世說新語》裡寫道,他只要駕車出門,全洛陽城的女性就陷入瘋狂,前呼後擁,都想一睹丰采;甚至往他車上扔擲水果示愛,從而衍生出成語「擲果盈車」。是否像極了今日的「追星」行為?

這樣的偶像也具有被愛慕、認同、模仿等特質。南北朝名將獨孤信,是一位為人忠義的漢化鮮卑人。據記載,他長相出眾,儀表堂堂,善於騎馬、射箭,史稱「美容儀,善騎射」。獨孤信自少年起就很講究穿戴,有一次打獵回來晚了,怕城門關閉,急得駕馬一路狂奔,連帽子被風吹歪也無暇去管。隔天,只見滿城男人都學他把帽子歪戴,以為這是獨孤信的最新造型。他屢屢颳起流行風潮,是時尚指標,成語「獨孤側帽」因應而出,也形容風儀高雅,為人所稱羨、仿效。

在唐代詩壇,甚至整個文學史上,能夠和亙古恆星詩仙李白齊名的,便是詩聖杜甫。杜甫為現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鬱,卻很懂李白超乎尋常的天才和想像雄偉的藝術力量,頻以寫詩相贈來崇敬他,言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絕無僅有的「詩無敵」。

李白晚年惹上麻煩被定死罪後,杜甫連續數日夢見他,無比擔心,也為好友意難平:「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說京城裡滿滿的達官顯要,卻只有李白這個了不起的人沒有顯達,總是模樣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則完全表露對偶像的崇高評價,認定李白的詩和名一定可以流傳千古,連帶發出深沉的感嘆。

具有才華和仁愛心的杜甫,也是許多人的偶像,尤其中唐文壇多所繼承其精神,如韓愈、白居易、賈島等,而張籍還曾將杜甫詩文都抄錄下來,燒成灰裝起,每天早上取三勺,拌上蜂蜜食用,就希望能變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聖。

另外,大詩人白居易在沒有臉書的時代,便是囡仔、阿嬤都喜愛、紅男綠女皆「粉絲」的大明星,有人甚至全身刺青——刺滿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詩!

可見,擁躉的瘋狂行徑,自古即有。甚至仰慕對象只是與眾不同,或個性、品味和自己相投,也能引發堅定不移的支持。但最高級的,要屬將聖賢、偉人當作楷模,一步步向上奮鬥者。

四歲喪父,自小家貧的歐陽修,十歲偶得唐朝大文豪韓愈的文集殘卷,佩服不已。尤其父母雙亡,被兄嫂撫養長大的韓愈也非常困苦,卻有那般高超成就,連凜然正氣都是典範。歐陽修大受激勵,於是立下與之並駕齊驅的宏願,發憤學習,不斷戮力進取;且效法其清廉正直,獎掖後進。他是用這種方式崇拜著韓愈的,最終被後世尊為宋代文壇領袖,亦與偶像韓愈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優秀的人總能散發強烈光芒,不論外貌、才華或品德,都讓人在孺慕、效行時,處於最努力、最燦爛之中,充滿希望,此即偶像的影響力。偶像不怕被超越,我們不管用什麼方式崇拜,無論成果如何,皆應重視楷模的意義,去開發自己最大的潛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