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除臭馬桶、校園網路電話、改良式電動輪椅…,各種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下,近年來在國內各大學蓬勃發展,研究成果不只為校方帶來可觀的技術轉移權利金,亦幫助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為提高產學合作成效,教育部在今年訂定並通過「大專校院產學合作實施辦法」,除了計畫將產學合作的研發成效作為各校評鑑項目外,更希望藉此鼓勵學校教師投入產學合作計畫,激發出更多符合產業所需與市場趨勢的研發能量。
「在台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各大學更應該積極向外發展」談到產學合作未來方向,成大校長賴明詔說,產學合作對象不應限於國內產業,在各國互動頻繁的時代,台灣學界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走出去,加強與國際產業互動,才能為國內產學合作發展走出另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