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日前爆發首宗走私非洲豬瘟肉製品且流入市面,為防堵養豬場淪陷,農委會昨宣布三十日起廚餘停止進入養豬場,九月起養豬場禁廚餘餵豬一個月,違者最重裁罰三百萬元。為減緩農民衝擊,農委會將提供飼料差額補貼,一頭豬隻五百元,高市府將再加碼補助每頭一百元。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表示,越南走私肉品查緝案截至二十六日,已送驗八十一件,驗出十件PCR陽性,比例超過一成,查緝到的非法肉品縣市,從新北、彰化、雲林、台南、高雄都有,其中在新北林口驗出來是未煮熟的燻製品香腸,再次證明,非法走私疫區肉製品已經近到家門口。
陳吉仲強調,從八月三十日起,廚餘只要進到畜牧場,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處五萬到一百萬;九月開始,如果查獲任何一家養豬場還在用廚餘餵豬,就依飼料管理法處三萬到三百萬元罰緩,並依次加重處罰。
農委會將提供一頭豬隻五百元的飼料差額補貼,若農民轉型不用再廚餘,此後全轉用飼料,則補助一頭豬兩千五百元。此外,農委會也提供一百二十萬的檢舉獎金。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一般民眾倒廚餘的管道不變,但切勿把來源不明的肉品或未烹煮的生豬肉丟到廚餘桶;餐廳、學校等事業單位,則循原來收受管道,再送到各縣市環保局提供的指定場所,不能再送養豬場。他表示,暫時去除廚餘養豬管道,廚餘也可用來生質能、堆肥,或做成培養土,焚化爐、掩埋也可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