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三頭六臂的瘟神鼻祖。圖/台博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布袋戲自十九世紀傳入台灣,陪伴無數台灣人度過成長歲月。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民眾不僅能飽覽逾百尊古典戲偶,還能見識「台灣最古老的戲台:金泉同戲台」,以及一九六九年製作的「三頭六臂」瘟神鼻祖偶頭,一次賞盡百年傳統戲偶風華。
昨天台博館舉行展覽開幕,國寶藝師陳錫煌也特別領隊演出扮仙戲,象徵兩批藏品的結合帶來好戲登場。
策展人陳婉平分享,其中金泉同的六腳戲台,主人是號稱「鬍鬚全」的童全(一八五四至一九三二),泉州長大,二十歲來台後,就在艋舺賣藝,雖目不識丁,但記憶極佳,具表演才華,吸引眾多戲迷追隨,「這座戲台是他在日本時代退休後,直接賣給博物館,去年修復後,這次是睽違二、三十年再次亮相」
除了彩樓戲台,特展中還有近百件做工精巧的偶頭與偶人,以生、旦、淨、丑、雜、特等不同行當分類呈現;並實景布置戲台前後場場景,讓觀眾了解布袋戲台後,職人們獨特且精采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