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落英繽紛」形容花、葉飄落滿地之美。如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敘: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可想像到這條小徑,遍地桃紅,綿延而去。圖/中玄
文/中玄
古人常以「落英繽紛」形容花、葉飄落滿地之美。如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敘: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可想像到這條小徑,遍地桃紅,綿延而去。
此種情況,若在台北敦化南路與和平東路口,當11月欒樹花開花落時,走過分隔島的腳下小徑,一定鋪滿黃澄澄的落花,就會像一條長長的黃色毯子。
但桃樹或欒樹落花,都同一色,美是美,何來多采繽紛?
若欲形容落英繽紛,我倒覺得前些日子颱風掠過台灣,帶來幾日風雨後,我進入解封不久
的植物園,才知道真正的落英
繽紛應該是這樣的,我隨即拍攝了下來。
植物園栽種樹木花草,以培植及教育為主,故植木不會專為某種樹木而成林,總是東一棵麵包樹、西一株印度子紫檀,或右邊是山芙蓉,左邊是台灣油杉……等等交雜比鄰,為的就是展示更多、更多的樹種。
如此,若遇風風雨雨,隔日你走在植物園小徑上,在志工們尚未清掃落葉前,你就會看到黃的、白的、紅的、褐色的……各種形狀的落葉,一路不同樹種落葉飄零滿地……。啊!這才是真正所謂的「落英繽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