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防疫恐無效 空氣困死區變傳染源 |2021.08.20 語音朗讀 35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被瘋搶的隔板,很可能沒有辦法防疫,還恐成病毒傳染源。圖/蘇健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不少開放內用的餐館,以及學校目前都搶買塑膠隔板,員工與顧客、同學與同學之間分隔開,以預防新冠病毒透過飛沫傳播,然而有研究發現,這樣防疫不僅無濟於事,甚至會弄巧成拙,將疫情變得更糟。正常情況下,商店、課室及辦公室,人們呼出的飛沫顆粒,會由通風系統的氣流攜帶排到室外;一般而言,通風系統約每15至30分鐘就會帶入新鮮空氣;但豎起塑料板會改變室內的空氣流動,破壞正常通風並造成「死區」,病毒氣溶膠顆粒就高度集中在這個「死區」。維州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馬爾指出,氣溶膠顆粒困在死區裡,最終會擴散到周圍。圖/中央社當然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塑料板或有保護作用,例如可以阻止咳嗽及打噴嚏時,將噴出飛沫濺到他人身上,但也存在不少變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今年6月發表的研究表明,課室書桌之間的塑料隔板,與增加新冠風險有關。麻州一個學區的研究人員發現,辦公室的隔板阻礙了空氣流動;喬州學區的研究發現,書桌之間的隔板對防止病毒擴散根本沒作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澳州爆發肺結核病,辦公室內的隔板可能是傳播的原因之一。圖/新北教育局提供英國利茲大學建築環境工程教授諾克斯(Catherine Noakes)的研究表示,模擬當一個人在隔板一側咳嗽時,較大的飛沫顆粒會撞到隔板;但若這個人只是說話,顆粒不會附在隔板上,而是在它的周圍漂浮,當有其他人吸入受汙染的空氣時,就有可能被傳染。其他多個研究也表明,雖然隔板使部分人免受病毒侵害,但卻會將空氣中的顆料匯集到其他人身上。專家指出,當看到透明塑料隔板時不應過度驚慌,當然也不應視之萬無一失的安全保護。加州大學工程系主任科西(Richard Corsi)說,室內的空氣氣流非常複雜,會因應佈置、通風口、天花板高度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影響;因此即使設置了隔板,戴口罩仍然是降低風險的最佳方法。 前一篇文章 Delta至今發現67例! 再增3人突破性感染 下一篇文章 PLG/洪楷傑正式加盟新北國王 鎖定年度新人王獎項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2025.11.0504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2025.11.0505佛光山中區三皈五戒 佛子安頓身心2025.11.05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7【快樂塗鴉簿】夢境旅遊2025.11.0508【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2025.11.05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中興新村活化 省主席官邸變身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