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防疫恐無效 空氣困死區變傳染源 |2021.08.20 語音朗讀 35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被瘋搶的隔板,很可能沒有辦法防疫,還恐成病毒傳染源。圖/蘇健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不少開放內用的餐館,以及學校目前都搶買塑膠隔板,員工與顧客、同學與同學之間分隔開,以預防新冠病毒透過飛沫傳播,然而有研究發現,這樣防疫不僅無濟於事,甚至會弄巧成拙,將疫情變得更糟。正常情況下,商店、課室及辦公室,人們呼出的飛沫顆粒,會由通風系統的氣流攜帶排到室外;一般而言,通風系統約每15至30分鐘就會帶入新鮮空氣;但豎起塑料板會改變室內的空氣流動,破壞正常通風並造成「死區」,病毒氣溶膠顆粒就高度集中在這個「死區」。維州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馬爾指出,氣溶膠顆粒困在死區裡,最終會擴散到周圍。圖/中央社當然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塑料板或有保護作用,例如可以阻止咳嗽及打噴嚏時,將噴出飛沫濺到他人身上,但也存在不少變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今年6月發表的研究表明,課室書桌之間的塑料隔板,與增加新冠風險有關。麻州一個學區的研究人員發現,辦公室的隔板阻礙了空氣流動;喬州學區的研究發現,書桌之間的隔板對防止病毒擴散根本沒作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澳州爆發肺結核病,辦公室內的隔板可能是傳播的原因之一。圖/新北教育局提供英國利茲大學建築環境工程教授諾克斯(Catherine Noakes)的研究表示,模擬當一個人在隔板一側咳嗽時,較大的飛沫顆粒會撞到隔板;但若這個人只是說話,顆粒不會附在隔板上,而是在它的周圍漂浮,當有其他人吸入受汙染的空氣時,就有可能被傳染。其他多個研究也表明,雖然隔板使部分人免受病毒侵害,但卻會將空氣中的顆料匯集到其他人身上。專家指出,當看到透明塑料隔板時不應過度驚慌,當然也不應視之萬無一失的安全保護。加州大學工程系主任科西(Richard Corsi)說,室內的空氣氣流非常複雜,會因應佈置、通風口、天花板高度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影響;因此即使設置了隔板,戴口罩仍然是降低風險的最佳方法。 前一篇文章 Delta至今發現67例! 再增3人突破性感染 下一篇文章 PLG/洪楷傑正式加盟新北國王 鎖定年度新人王獎項 熱門新聞 01【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定惠院海棠2025.09.1605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6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07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2025.09.1508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2025.09.1509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2025.09.1710斯文豪氏赤蛙 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包商用錯墊片 引發興達氣爆視察防災日演習 總統:地震避難演練 強化韌性郝龍斌參選藍黨魁 要做造王、造后者航太展國防 聚焦51項新亮點不對稱作戰條例 預算送審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上修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