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導演心肺衰竭病逝台北 享耆壽91歲 |2021.08.20 語音朗讀 23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享譽海內外的李行導演,於8月19日晚間9時55分離世,享耆壽九十一歲。 圖/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享譽海內外的李行導演離世,享耆壽九十一歲,身任「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李行導演於2021年8月19日晚間9時55分,因心肺衰竭病逝於台北,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也證實此事。李行導演對華語電影貢獻卓著,電影代表作包括《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海韻》等經典無數,曾獲三座金馬獎最佳導演,更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等最高榮譽。2009年李行導演創辦了「兩岸電影展」,耄耋之年仍不忘電影使命,13年來帶著兩岸電影人來往交流,為兩岸電影合作奠下良好基石。李行導演(右6灰西裝者),與兩岸三地知名導演、演員,一同參加2018年第10屆兩岸影展開幕式。圖/張睿杰目前僅先設置簡易靈堂供親友致意,後續有關電影界治喪事宜另行公佈。資深名導李行從戲劇演員轉為導演,拍出多部膾炙人口的傑作,不但為影壇貢獻良多,在封刀作《唐山過台灣》後,雖然未再執導電影,卻接下金馬獎交由民間主辦後的首任執委會主席,推動兩岸電影交流,使金馬獎開放兩岸三地影片、影人皆可參賽,正式讓金馬獎格局提升至全球華人影片的最高榮譽,功不可沒。李行早在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就讀時就念戲劇組,看了費穆《小城之春》決心投入戲劇與電影,來台後不僅參與過《罌粟花》、《春滿人間》等電影的演出,也演過話劇,一度想到中影擔任基本演員,雖然未獲接受,台灣卻因此誕生了一位傳奇名導。他雖然不是土生土長台灣人,卻是以執導台語片先在影壇發光,執導處女作《王哥柳哥遊臺灣》大為轟動,導演之路愈走愈穩,也順勢跨進國語片的圈子,1960年代初期正式進入中影,以《養鴨人家》取得驚人佳績,勇奪金馬獎最佳影片與導演大獎,開啟了他日後繼續以《路》、《秋決》、《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7度抱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輝煌紀錄。李行導演。圖/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提供藝術創作受到肯定之外,李行也以「婉君表妹」首度把瓊瑤小說影像化,為華人影視圈的《瓊瑤熱》奠基,在娛樂事業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篇章。繼最早期的幾部瓊瑤電影後,1970年代,李行再度拍攝瓊瑤影片,《彩雲飛》讓甄珍、鄧光榮成為文藝片最具號召力的銀幕情侶,《心有千千結》捧紅秦祥林,國片也出現更多閃亮巨星。之後他再將林鳳嬌、秦漢、鍾鎮濤等人的影壇行情推上最巔峰,直到1986年《唐山過台灣》後才從導演的位置上退下來,轉而成為兩岸三地影壇交流、金馬獎轉型的推手。兩岸之間中斷超過40年的影片交流,在李行擔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有了重大突破,1993年首屆「大陸電影觀摩展」舉行、邀來和《囍宴》一起拿下柏林影展金熊獎的《香魂女》放映,大陸影人也來台參加活動,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兩岸電影展」。這兩年因為兩岸氣氛急凍,金馬獎再度不是台、港、大陸影人可以一同競爭的舞台,李行曾經也憂心到說過重話,他生前曾期望將金馬獎執委會獨立出來運作,這兩年的回顧活動則將數位修復的經典以最好畫質重現觀眾眼前,一些台灣影史上的重要文物也公開展示,一生對於電影都充滿著熱愛,也始終得到後輩影人的崇敬。李行導演(左一)拍攝電影《海韻》。圖/趙庭提供 前一篇文章 T1聯盟/台師大教頭王志群 擔任雲豹隊總教練 下一篇文章 Delta至今發現67例! 再增3人突破性感染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2025.11.0504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2025.11.0505佛光山中區三皈五戒 佛子安頓身心2025.11.0506【快樂塗鴉簿】夢境旅遊2025.11.0507【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2025.11.0508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中興新村活化 省主席官邸變身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