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妻子感性的感謝他的公公送給他幸福的婚姻禮物。她說:
從年輕到老,公婆每回出門一定手牽手。先生有樣學樣,不論過馬路、逛街、散步,總是牽著我。這一牽就是十多年,這單純的一牽,使我感受到非常大的幸福感,象徵著他對我的照顧與呵護。
當我們有不愉快時,他仍然把手伸向我;我也一樣,臉可以別過去,手卻還是願意伸過去給他。就像吵架歸吵架,飯仍要吃的;手也是一樣,永遠都得牽著。
因此,我非常感激公公,要不是他「以身作則」,我那木頭人先生,怎會懂得這麼羅曼蒂克小動作。
這是名副其實的「牽手」,夫妻牽手,營造出幸福美滿的家庭。而故事關鍵就在「以身作則」。在家庭中,父母親「以身作則」,孩子自然信服;反之,若父母做不到,卻又要求孩子,管教的效果可要大大打折扣。例如叫孩子專心作功課,自己卻麻將一局接一局的打;叫孩子別沉溺在網路中,自己卻電視一台換一台的看,這樣的管教方式,絕少有大效果。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主管要求員工不准摸魚,自己就不能老是藉口翹班;要求員工公私分明,自己也不能假借名目公器私用,這樣的「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心服口服的職場倫理,也才能有高積效的工作表現。(心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