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叢林多元學習 弘法與時俱進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1.08.07 語音朗讀 11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同學們利用克難的設備,一步一步摸索、自我提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內部一隅。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同學參與學習錄製影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台灣防疫警戒降級,全球疫情卻依舊處於反覆狀態。民眾的反應,也從大流行初期惶恐、對抗的心理,逐漸調適、轉型,甚至學習與病毒共存。許多實體無法經營的區塊,紛紛轉向,朝「網絡無域界」的方向發展。早在疫情肆虐以前,叢林學院已經不斷醞釀「線上弘法」區塊,除了透過影音的方式分享佛學院的生活及學習,也規畫節日特輯,如:春節、母親節、畢業等。學院的師生在既有固定的作息底下,皆不定時地拿起相機,憑藉不甚專業的技巧及巧思,展露叢林學院的多元學習。直到大流行初期,在大師及長老的指導下,佛光山紛紛開展不同的線上弘法項目。除了避免人群聚集,保障大眾安全,也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隔閡,讓弘法更加無遠弗屆。因此,許多法師紛紛開始學習錄影、直播、剪接等技巧;網絡平台上也瞬間熱鬧起來,從法會直播、線上課程、佛學講座、佛典故事分享等,百花齊放。讓人不禁莞爾:疫情活生生把法師們都「逼」成了網紅。而叢林學院在去年五月十六日佛光日正式有規畫地推出線上弘法節目《叢林有什麼》,邀請佛光山新生代法師,以輕鬆、活潑、更貼近青年的方式談論佛法概念,引起很大的回響,迄今已經邁入第五季。隨後也在今年暑假之際推出新節目《遇見叢林》,談談同學們如何從自己過去在社會上的專業,轉而進入佛門學習,安身立命。精采的節目,除了鏡頭前的主講、與談人,更少不了幕後團隊的運作。這項任務,自然就落到了佛學院的師生身上。從最初的一知半解,慢慢開始鑽研錄影機位、燈光布置、收音、剪接、字幕等,務求在能力範圍內,把最好的質感呈現在大眾面前。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大師早期在宜蘭弘法之時,已經非常懂得善用當代科技作為弘法工具。雖然在日常學習之餘,還得加強不同知識的吸收,確實讓大家都更忙碌,但得以追隨時代的腳步,讓佛法的真善美能夠更廣泛地傳播,不也是人間佛教的行者所應向前邁進的目標嗎?來到後疫情時代,網路毫無疑問是非常方便的學習平台,只是,學佛更講「次第和有規畫性的學習」、「生活的實踐與體悟」、「環境及善知識的共學」。歡迎符合入學資格的青年朋友,跨出虛擬空間,走入實體,走入自我覺照的歡喜。學生心得專修部一年級/慧翔在錄影當中,工作人員要注意主講人的威儀、什麼時候要休息、哪裡感覺不方便等,每個細節都需要兼顧。這讓看起來很簡單的錄影,暗藏著很多發生紕漏的可能性。這樣的學習是很歡喜的,從外在的錄影,到自己內心的關照,我想,這就是菩薩的自利利他了吧。專修部一年級/李俊蔚籌備過程中,我學到帶著一顆給人方便的心去學習,例如在各個細節上幫忙主講做最完美的呈現。此外專業技術如場地布置、燈光掌控等,或許不懂,但大師常說的「做中學」,一直是支撐自己不斷學習和承擔的動力。況且,做著做著,漸漸就懂了一些概念,這不就「開悟」了嗎?預科班/卓哲新沒想到製作一支影片細節很多,一點點的聲音、光、移動,都會影響到整個錄影。從中我也學到不要忽視任何起心動念。錄影中有機會聆聽很多法師的開示,這也是一大收穫。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禮懺致福 下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第七堂課 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熱門新聞 01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2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3【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4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5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6【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7【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8【人間滋味】午後的微甜時刻2025.07.1609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10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