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95%,漲幅較6月1.89%擴大,但仍在2%警戒線以下,倒是因為疫情禁止內用,廠商祭出優惠,外食費漲幅只有0.29%,是金融海嘯過後最低。
主計總處簡任視察曹弘志表示,目前暫無通膨現象,但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續漲,下半年物價壓力仍在,廠商是否因成本漲價反映在零售價格,值得持續關注。
不過,6、7月CPI都受到暫緩實施夏月電價抑制,7月電價下跌9.98%,抑制CPI約0.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如期實施夏季電價,7月CPI也會破2。
至於與民眾日常生活關係較密切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平均CPI,年增率擴大至3.01%,為31個月來最大漲幅。其中雞蛋上漲12.32%最多。若扣除蔬果及能源,7月核心CPI年增1.29%。
7月躉售物價總指數(WPI)持續升高,月增1.46%,年增11.77%。曹弘志表示,主要是去年低基期因素已收歛,加上礦產品漲幅較大,化學或有關工業產品,與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以及機器、電機等設備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