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當改舊態

文/嚴陽 |2021.08.04
696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貞觀七年(六三三),唐太宗巡幸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境西南一帶),蒲州刺史趙元楷督促當地百姓一律穿上黃紗單衣,在路邊迎接拜謁,並大肆裝飾官署,營建城樓雉堞用以獻媚討好,又私下準備了幾百頭羊、幾千條魚,準備饋送朝廷貴戚。唐太宗知道這事後把他召來訓斥道:朕巡省河、洛,經歷數州,凡有所需,皆資官物。卿為飼羊養魚,雕飾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復行。當識(懂得)朕心,改舊態也。

這件事記錄在唐人吳兢的《貞觀政要‧卷六‧論杜讒邪》中。趙元楷本想透過這些操作來討好皇帝,沒想到竟然碰了一鼻子灰,後來因為太過於慚愧和恐懼,幾天吃不下東西居然死了。

當聽聞皇帝將要出巡到自己的轄下,地方官動員群眾穿上鮮亮的衣服夾道歡迎,似乎不是什麼新鮮的做法;與此同時,對於衙門進行一定的裝修粉飾,同樣是常規動作:不夾道,難以表現地方官的動員能力。此外,長官對於下屬的這類舉措,應該十分受用,因為這恰恰是可以讓人的虛榮心得到滿足:看,我的臣民對我如此恭敬;我的治下,一片繁榮景象——哪怕它可能是虛假繁榮。因此,對於這樣的地方官,是不是頷首稱許,甚至口頭表揚幾句才更為常見。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唐太宗不僅沒有誇讚趙元楷,反而舉稱自己巡幸黃河、洛水一帶,所到之處並無擾民,所需物資皆由官府提供,突顯蒲州的做法有些另類,予以嚴厲的批評。同時,又別有所指的表示,這樣的做法乃是前朝的常態,是亡國之舉。唐太宗這番話分量不輕,也讓由隋入唐的官員趙元楷受驚不小,並且不乏「奸邪諂佞」的劣跡。

其實,唐太宗對趙元楷還是採取比較寬容的態度,因為他在知道趙元楷過去歷史的情況下,依然予以任用——相信趙元楷在地方治理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和方法;另一方面,即便是趙元楷照搬前朝的做法「迎駕」,唐太宗看出他一肚子的算計,卻沒有因此就立刻罷免他的官,只是予以了口頭批評,讓他知道當朝皇帝之所以不認同他這樣做的原因,以及希望他努力改正錯誤。因此,唐太宗對趙元楷,是不是已經夠大度、厚道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