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圖書館」減少資源耗損 盼二手衣成為你我日常

 |2021.08.02
2431觀看次
字級
衣服圖書館創辦人洪于婕,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宿舍中的共享衣櫃合影。圖/衣服圖書館提供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民眾想購買衣褲時,多選擇網購或至實體店面挑選,不穿的衣物則是進了舊衣回收箱,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汙染。二手衣交換APP「衣服圖書館」創辦人洪于捷,希望大家購買衣服時,能優先考慮「衣服圖書館」,帶走二手衣即減少製作新衣的汙染。

「衣服圖書館」創辦人洪于捷畢業於台大社會系,高中開始她就有穿二手衣的習慣,甚至到了大學,僅購買正裝,其餘衣服皆來自室友或共享衣櫃。就讀社會系的她,期許自己能實際解決一項問題,「我希望我存在的價值,正面效益大於負面效益」。


台大換衣活動現場,許多二手衣有效地被換出。圖/衣服圖書館提供

洪于捷最初在學校女宿擺放實體共享衣櫃,邀請大家將不穿的衣服放進衣櫃,並寫下故事小卡,讓喜歡的人將它們帶走。她也曾辦過許多換衣活動,讓面臨淘汰的衣服,得到下位主人珍惜的機會,即便活動能有效地換出二手衣,她更希望二手衣能融入大家的日常,而非活動式的存在。

「二手衣」代表有故事性的衣服,而非髒、舊之意;「衣服圖書館」意味著收錄眾多故事的載體,透過衣服圖書館交換出去一件衣服,即可獲得代幣,可使用代幣再換得其他衣服,或兌換APP上的商品。


故事小卡上記錄了上一位主人和衣服之間的點滴。圖/衣服圖書館提供

成立至今,洪于捷持續遇到許多困難,資金準備、行銷費用、工程師費用等等,每項都是推廣衣服圖書館的必須支出。疫情使他們計畫被迫取消或延後,群眾募資計畫9月將於嘖嘖上架,募得資金的50%回饋給合作廠商,另50%用來優化衣服圖書館APP及網站開發。


衣服圖書館APP操作介面。圖/衣服圖書館提供

洪于捷創辦「衣服圖書館」,致力解決台灣二手衣問題,透過改變大家的消費習慣,減少回收舊衣、生產新衣的汙染,即使過程艱辛,仍努力克服。現階段以女裝為主,下階段計畫為「童裝」。改變現有問題,需大家共襄盛舉,從衣櫃開始的微革命,正在悄悄展開。

衣服圖書館官方粉絲專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