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一場競賽,需要自己努力,也需旁人加油,如果有啦啦隊,掌聲、笑聲、鼓勵聲,聲聲振奮人心,信心備增,獲勝也更容易。
啦啦隊可以是家人、親友、鄰居、觀眾,也可是路人甲、路人乙,只要有因緣、有熱情、形式並不重要,叫聲好、拍個手、鼓鼓掌,無論單獨個人、集體陣仗,都有激勵人心作用。
啦啦隊近來成了顯學,成了流行。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廣場、運動場假日都可見年輕男女,勤練啦啦隊動作、口號、隊呼,練得汗流浹背、練得口乾舌燥,但個個精力充沛,精神百倍。球類、演講、歌舞各種競賽都可見啦啦隊,好不熱鬧。
啦啦隊並非年輕人專利,也無性別限制,普門中學女籃隊參加中學聯賽,她們的啦啦隊就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又叫又跳,能量動力不輸年輕人,普中女籃有了鼓舞,過關斬將,活力十足。
老話一句,演什麼要像什麼,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算盡職。啦啦隊千萬不能跳到場中央,扮起運動員角色,這就喧賓奪主。就像作父母只要在一旁扮演啦啦隊,從旁鼓勵子女,而不是樣樣替子女做決定,事事為子女代勞,到了最後,子女什麼都不會,還處處怪父母,害了孩子一生,也苦了自己。
人生道上,別忘了扮演稱職的啦啦隊,適時適地為自己、為別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