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自強國中 致力多元教育面向 營造適性成長園地

文/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2021.07.26
2687觀看次
字級

文/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圖/新竹縣自強國中

樂音書香有亮點

 新竹縣自強國中創校20年,位於新竹縣竹東鎮頭前溪畔,學校管樂團5度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管樂合奏特優,並曾蟬連全球華人管樂名校室內管樂合奏大賽金牌獎、最佳團隊等獎項。

 音樂才藝出色不是學校唯一的亮點,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校推動適性閱讀分級,依照書籍難度值進行分類,讓學生瞭解自己的閱讀程度,同時透過《人間福報》讀報教育,拓展學生視野。校長朱紋秀表示:「《人間福報》的內容最符合教學理想,不僅內容正面,同時可以增進知識,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希望透過《人間福報》讓學生學習三好,結合三品運動——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培養身心皆臻健全的好國民。





 教師洪千晶說:「閱讀像一場冒險,隨時會遇到驚喜。」學校圖書館的書籍分類齊全,標示清楚,透過適性閱讀分級認證,學生可以逐步提升理解力;即使是身心障礙的孩子,也能輕易找到適合閱讀的書籍,厚植自豪與自信。洪老師指出學校每一個樓層都有設置「漂書區」,學生只要看到想讀的書就能帶走,這樣可讓每一本書發揮更大的價值,學生也得以強化閱讀習慣。

 學生的回饋果真令人驚喜,八年級學生阮靖惠表示自己喜歡《人間福報》「趣味多腦河」版面,透過讀報,獲得了許多新知,並與同學陳芷淳、彭靖庭一起蒐集《福報》世界新聞,剪貼成「世界那些事」,證明「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同樣是八年級學生何冠旻、林家志、邱顯鈞,為了深入瞭解新冠病毒,在《人間福報》中找出相關新聞報導,剪貼成「台灣V.S.新冠病毒」,何冠旻說:「在閱讀與剪貼過程中,感受到玩樂中沒有忽略知識學習,而在累積知識過程中也享受玩樂的趣味。」

科技鄉土求共好

 自強國中同時是教育部能源科技教育推動學校,校本課程設計以騎腳踏車發電來學習電能的計算,體驗能量轉換;光電停車棚利用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將光能轉換成電能使用,老師用心引導,使學生充分領略科技更貼近生活。



 管樂表現屢獲肯定、閱讀風氣洋溢、科技伴隨生活,自強國中也重視本土教育,曾獲新竹縣「賽考利克泰雅語單詞競賽」、「阿美語朗讀」、「客語字音字形」冠軍。校長朱紋秀表示,剛開始是學校運動會時,原住民學生用舞蹈結合母語的口號歡呼為選手加油,因為充滿活力與熱情,學生漸漸培養出對母語傳承的興趣,部分同學便深入學習,力求精進。傳承母語,也要認識家鄉植物,校園入口處設有原生植物園區,栽植近30種的在地植物,雖然看似其貌不揚,卻都是台灣特有的原生種,學生日復一日親見目睹,於是不必透過植物圖鑑,就熟悉了家鄉植物。



 學習不限於教室與課本,更應落實在生活中。朱校長表示,學校引導學生為社區服務,每個月安排清淨家園掃街活動,維持學校周邊環境的潔淨宜人;也帶領學生彩繪巷道,改善暗巷原本幽暗髒亂的景觀,使得社區與學校共好。 



 如此面向多元的作為與成果,在在顯示了自強國中為營造適性教育園地的努力與用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