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回憶】 挑水童年

文/劉愛玲 |2021.07.26
529觀看次
字級

文/劉愛玲

四月時,中南部因水情吃緊,開始「供五停二」,家無水塔被迫儲水備用。需用水瞬間,每每反射性地扭開水龍頭,再無法如往常般有源源不絕的水柱流出,方才警覺無水當惜有水之時。

童年鄉下常鬧旱災,家戶人畜所有的飲用水,皆得靠一條粗硬的竹扁擔、兩只笨重的木水桶,用肩挑運回家。猶記得十歲那年大旱,河溝中的蓄水被「全勤」數月的太陽蒸發殆盡,原本不該拋頭露面的河床底部,在悄無聲息中裂出一道道縱橫交錯、既寬且深的縫隙,彷若一張張乾渴的大嘴奮力求救。

所幸,慈愛的大地母親於暗夜休養生息時,仍不忘以原始本能盡責地於裂縫中擠壓出些許「乳汁」滋養我們。媽媽不經意發現這個祕密後,便吩咐我們每天趁天未明之前將裂縫中的水一瓢一瓢舀出,運回家待用。雖是杯水車薪,還得翻山越嶺爬好幾道坡取水,但身為長女的我,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任重道遠的工作。

僅比水桶高出三分之一的我,挑著兩桶水搖搖晃晃回家,一雙細如柴枝般的小腿早已痠得寸步難行,尚未發育完全的肩膀,在扁擔的壓迫下一碰著衣服就痛徹心扉。小小身軀超負荷承載,凌亂的腳步踩著崎嶇小路蛇行,到家時,桶中的水已然只剩下一半。

費盡千辛萬苦搶回如乳汁般珍貴的水,理所當然加倍珍惜,每每皆要重複使用三次方可「回歸大地」,我們也早已習慣了那一套用水模式:洗菜、洗手、澆菜園;洗米、洗衣、沖豬舍;洗臉、洗腳、洗鞋子。

雖然後來政府出資幫村民裝上自來水管,但因曾經歷過缺水、挑水的苦痛,自然也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